水里没有空气,鱼长鼻子有什么用?

星级:
鱼长有有鼻子,但与陆生脊椎动物不同,鱼的鼻子没有连接到呼吸系统,不是用来呼吸的。鱼的鼻孔实际上只是嗅觉器官,嗅觉并不依赖于空气的存在。另外,鱼还可以通过嗅觉检测水里食物远近距离,鱼的嗅觉甚至要比狗灵敏几十倍。

在人类的认知当中,鼻子无非两种功能,呼吸和嗅觉。不过,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在水里生在水里长的鱼类其实也是长有鼻子的,而且鱼的鼻子不是两个,而是两对,分别分布在鱼的两边。众所周知,鱼终生生长都在水中,呼吸靠的是鱼鳃,而嗅觉水中又没有空气,那鱼为什么还要长两个鼻孔呢?鱼的鼻子到底有没有用?如果没用,那为什么鱼的鼻孔在几亿年的进化当中都没有退化呢?

事实上,鱼既然长有鼻子,那自然有其道理,但与陆生脊椎动物不同,鱼的鼻子没有连接到呼吸系统,不是用来呼吸的。鱼的两个鼻孔后面分别各自连着的一段嗅球神经,是鱼的嗅觉器官,嗅球神经连着鱼的大脑并且最终连接到鱼的脑干部分,由此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嗅觉神经系统回路。

人类受到自身生理和生活因素影响,认为嗅觉只存在于空气当中。不过,事实上水中也是可以存在嗅觉的,也可以说流体当中都可以存在嗅觉。

当鱼在水中游动的时候,鱼都会将鼻孔作为过滤器来辨别水质以及气味。鱼在使用鼻子的时候,一般都是前鼻孔进水,水在流经鱼鼻孔中的嗅觉细胞后就会从后鼻孔流出。

不仅如此,鱼的鼻子还可以判定水里食物远近距离。这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食人鱼和鲨鱼。据说,狗的嗅觉比人灵敏几十倍,而大多数鱼类的嗅觉又要比狗灵敏几十倍。在水中,因为能见度的问题,鱼类通过眼睛一般看不到一米之外的事物,但是它们却能够通过鼻子嗅到水中几十米外的其他生物。以食人鱼为例,食人鱼在河中普通的状态下是不会对人进行攻击的,但如果人在水中受伤流血,那么等到水中的血液扩散到食人鱼所在的位置,那食人鱼必然能够迅速闻着血液的味道定位到人所在的位置,然后对人进行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