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领域 > 军事 领域
枪管的灵魂,有了它子弹才能旋转,才能保持既定的方向飞行
这是几乎所有现代枪管中必须加工的一系列线条,名叫“”。
这些线条,因为在截面形状类似风车,所以又称风车线。
这种线条可以说是枪管的灵魂,赋予弹头旋转的能力, 使弹头在出膛之后, 仍能保持既定的方向飞行。这种枪发射出的子弹因为不会旋转,以至于射程有限(约为100米左右),精度不足,因此甚至不如弓箭便捷有效。在枪械发展的早期,枪管中是没有加工这种线条的,这种枪被称为“滑膛枪”;而枪管中加工了这种线条的枪械,则叫做“来复枪”。
这种线条起源于15世纪,但因为制造工艺困难,所以直到19世纪才普及,是现代枪管所必须加工的标配。
这种线条对子弹的作用原理在于,现代的枪管和弹头采用过盈配合,即弹头的直径是比枪管要大的。另外,枪管的硬度远大于子弹,子弹在发射进入枪管以后表面会被这种线刻出凹痕,同时会在这种线条的导向下旋转。子弹在经过这种线条的导向后,能够获得极大的转速,大约为3000转/秒。这种旋转因为“马格努斯效应”,能够保证子弹在飞行过程中获得更高的稳定性,因此飞行更加平稳,射程由此提高,射击精度也更高,类似于乒乓球的旋转效果。
不过,其实也不是所有的现代枪械都会加工这种线条,一些不强调射程和精度的枪械就不会加工,比如著名的霰弹枪,还有猎枪。
另外,这种线条也不仅仅是应用在了枪械当中,在现代的火炮炮管当中也普遍会加工。
世界第一款火药动力自动武器,是一款重机枪
这是世界上第一款火药动力自动武器,是一款重机枪,由美国工程师于1884年发明的,因此得名“重机枪”。
这款机枪有多伟大,它使得枪械进入了自动枪械时代,枪械自此开始可以自动连续射击,只要按下扳机就可以一直射击,直到子弹打完,而无需像以前一样每次射击前都要拉一次拉栓。
不过,这枪虽好,但是价格太高,同时各国军方虽然对它印象深刻但也没有太过重视。直到1994年这款机枪的首次在南非被投入实战,当时50名英国军人在南非凭4挺这种重机枪打退了5000多麦塔比利人的几十次冲锋,打死了3000多人,自此一战成名。
后来,德国人在看到这款机枪的重大潜力后,购买并引进这款机枪专利大量量产它的德国版本MG08。在一战的索姆河战斗中,德国人用它以一天的工夫就打死60000名英军,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自此,它就成为了战场的标配,没人敢忽视它对战局的影响。
据说,1884年这款机枪第一次面世的时候,李鸿章正好访问欧洲。他在看到这款机枪的首秀,将一棵一人粗的大树拦腰射断,之后大为惊叹“太快了!”,但在得知它的售价和耗弹量之后,又再次惊呼:“太贵了”,不过最终还是买了两架回国研究(山寨)。
美国最新战机通讯系统,支持隐身战机与老旧战机通讯而不暴露自己位置
这是美国著名军火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发的战斗机跨世代通讯系统,代号EMC2,外号“盒子”。
这个通讯系统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外号呢?其实,它和大科学家没有任何关系,之所以取这么个外号是因为它的代号极像这位大科学家的质能方程。
这个通讯系统一般以U-2侦察机为中继站,通过它美国的最新隐身战斗机就可以安全地和以前的老旧非隐身战机通讯了。
很多人可能会怀疑,战斗机之间的通信不是本应很简单吗?为什么还需要这么一个中间介质?
事实上,战斗机之间的通讯确实很简单,但是如果碰到了隐身战机和非隐身战机的搭配作战就大不相同了。隐身战机以隐身著称,如果贸然与非隐身战机直接通讯,电磁信号将很可能被敌方截获并推算出战机的位置,自己的隐身优势将荡然无存,而这套通讯系统却完全解决了这中间的种种问题。
不仅如此,这个通讯系统还可以执行各种动态任务规划、各种情报监视侦查和电战任务,可以说是整合战斗机各通信系统的最新黑科技。
这套系统最早出现于2017年的北方边缘军事演习当中,当时它装在同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出产的U2侦察机上。军演之后,美国国防部也证实了它的存在与功能。
苏联米格家族的伪黑科技,比导弹还快的战斗机
这是一款苏联米高扬设计局设计的战斗机,是世界上唯一一款双3战斗机,在那个不少防空导弹的最高速度也不过2马赫的时代,可以轻易地飞到三万米高空,并以三倍音速高速飞行。
这款战斗机一经问世,就引发了欧美世界的强烈不安。西方军事专家们一直以为苏联在材料学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制造出了即能在高速条件下耐高温而又不丧失其高强度特性的某种飞机材料。在他们的认知当中,除了造价惊人的钛合金外,基本上都不能满足三倍马赫下的需求,直接用航空铝材在高速飞行时机身很有可能会起火。
直到1976年,苏联飞行员别连科驾驶一架这款战斗机叛逃日本,欧美军事专家才真正看清这“黑科技”表象的背后,完全就是大力出奇迹的结果:
没有采用什么先进的材料防止过热,而是使用了耐热度极高但密度大约是铝合金3倍的镍钢合金作为表面材料,因此得名“飞行不锈钢”;
动力引擎采用的是2部R-15B-300发动机,采用喷着液体降温,寿命也不高。
这就是苏联米格家族的著名战斗机——
关羽威震华夏之战,高光时刻,也是英雄末路的开始
这是三国时期影响深远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的主角是三国时期著名将领关羽,而且是绝对的主角。
凭借着这场战争的阶段性胜利,关羽陡然之间成为了威震华夏的风云人物,但这场战争也是关羽英雄末路的开始。
这场战争起始于关羽率军攻打曹操的重要城池襄阳和樊城,两座城池曾一度告急,于是曹操派出大将于禁率领七军援救。
于禁援军到了之后,一度和关羽形成对峙局面,谁也难以打败对方。尤其是名将庞德,与关羽交战,还曾引箭射中关羽前额。
不过,最终关羽利用八月暴雨导致的汉水洪灾水淹(于禁)七军的大好时机,奇袭曹军,并将包括于禁、庞德在内的三万曹军全部俘获,令于禁投降,斩杀庞德。
经此一役,关羽威震华夏,连曹操都对对他感到畏惧,甚至打算将京都从许都迁走。这是关羽的巅峰时刻,但也是关羽迅速败亡的转折点,因为之后的形式急转直下。
曹操派出大将徐晃继续支援前线,并且成功牵制住了关羽。之后更是有东吴的吕蒙、陆逊偷袭荆州,更是策反了荆州守将麋芳,迅速拿下荆州。关羽军队失去后援,这才有了后来的败走麦城,最终被孙权俘虏杀死。
这就是,这场战争是三国时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三国名将,被关羽擒杀,儿子为此灭了关羽满门
这是一位三国名将,他原本是在马超麾下,在马超兵败之后,随其一同投靠张鲁。后来,马超归降刘备,他却因病留在了张鲁麾下,再后来因曹操平定汉中,加入了曹操阵营。
在襄樊之战时,他率军支援樊城的曹仁,在与关羽战平,甚至还在战斗中一箭射中关羽前额。后来,只因天降暴雨,汉水暴溢,率军避水上堤时被关羽趁机偷袭,这才被关羽俘虏,而与他一同被俘的还有曹操旗下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
被俘之后,于禁举军投降,而原为马超部下的他却宁死不屈,最后被关羽处死。
在他死后,他儿子*会谨记父仇,加入邓艾麾下,并随同伐蜀入川,在蜀汉投降后带人灭了关羽满门。《三国志·魏书·钟会传》记载:“蜀记曰:子会,随锺、邓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
这就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
美国20世纪最强大的战略侦察机,全钛合金打造
这是一款美国研发的喷气式远程高空高速战略侦察机,代号,绰号黑鸟。
这款侦察机由美国洛克希德公司著名的臭鼬工厂研制生产,1963年开始研制,1964年首飞,1966年服役,1990年退役,1998年永久退役,共生产过32架。
这款侦察机采用了大量当时的最先进技术,钛结构、涡喷/冲压变循环发动机,即便放到今天也堪称先进。
为了突破热障(超过2.5倍音速的战斗机表面温度会急剧上升),它没有采用传统的铝合金结构,而是采用超贵的钛合金结构,所以它的造价高昂,这也是为什么它到最后退役也就只造了32架的原因。甚至有传言称,为了生产它,美国自己生产的钛合金不够用,还为此成立了大量皮包公司,偷偷从苏联购买补齐。
它是第一款成功突破热障的实用型喷气式飞机,实战记录中没有任何一架曾被敌机或防空导弹击落过,但因各类故障坠毁12架,说明其可靠性真的堪忧。
原本它的代号并不是,只因当时的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首次对外公布这款战机时把代号中的两个字母念反了,于是底下的人才不得不将错就错,还强行将新的代号解释为“战略侦察”,其实它原本的字母代号意思是“侦查攻击”,还为此修改了3.3万份各类图纸上的名字,对2.9万份蓝图进行重新印刷。
这款侦察机采用了细长机身+三角翼+发动机+垂直尾翼的气动外形设计,曾被自己的设计师调侃“从前方看起来像一条吞了3只老鼠的蛇”。
这款侦察机在常温时结构间隙很大,停在地面上时还常常会漏油,只有在高速飞行时的高温条件下因为热胀冷缩才不漏油。
飞行器超音速飞行的第二道门槛
这是飞行器超音速飞行的第二道门槛,是飞行器飞行速度到达2.5倍音速后出现的现象,名为,第一道为飞行器临界1倍音速时出现的音障。
我们知道,飞行器在空中飞行时会与空气产生摩擦并且发热,而且飞行速度越快,发热越厉害,飞行器蒙皮温度也会随之急剧上升。
后来,飞行器工程师们在研发超音速飞行器时发现,当飞行器飞行速度超过2.5倍音速时,飞行器蒙皮温度会到达普通航空铝合金的极限温度140℃,如果想要设计飞行速度更高的飞行器,就必须更换蒙皮材料,而要找到符合耐高温同时又必须和普通航空铝材一样便宜,轻巧的材料,几乎是不可能,可以说是为后续的发展设置了一道障碍,所以称之为
目前,勉强符合这一标准的主要有2类材料:
一类是美国SR-71黑鸟侦察机为代表的钛合金,耐高温,轻巧,但是昂贵;
另一类则是以米格-25为代表的镍基合金钢,也就不锈钢,便宜,耐高温,但很重。
世界上第一款隐形战斗机
这是世界上第一款隐形战斗机,型号,外号“夜鹰”。
这款战斗机是由美国著名的洛克希德公司于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1981年首飞定型,1983年服役,1988年首次公布。
这款战机虽然隐形,但也并非完全不能被雷达看到,在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就有一架被南斯拉夫联盟击落,这是世界上第一次隐形战机被击落事件,而发现并且锁定它的据说还是俄罗斯的一台老式的米波雷达。
这款战机与中国也有一定的渊源,因为就在它首次被击落后的一个月之后就发生了让中国人永远无法忘记的“美国公然炸毁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其背后的缘由据说就是因为中国获取到了那台被击落的隐形战机的部分残骸,并藏在大使馆。
这款隐形战机受限于当时的技术,外形设计异常奇怪,像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同时,还自带一系列缺陷:
机动性差,无法像其他战斗机一样空中格斗;
起飞载重低,只能搭载两枚不超过5000磅的炸弹;
速度慢,巡航不能超音速。
不过,它的这一系列缺陷在“隐形”的优势面前都无关紧要,因为自它服役以来到它首次被击落的十数年间,它有过数千架次的出动记录,敌方雷达没有一次发现过它,这甚至让它的飞行员产生了“自己永远不可能被击落”的迷之自信。
反隐形战机最好的雷达,可能反而是一款极其落后的雷达
这是一种雷达,这种雷达并不先进,但它却几乎是所有雷达中发现隐形战机效果最好的雷达,它就是,据说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世界上第一架被击落的隐形战机F-117就是由它首先发现的。
这种雷达的工作波长大约为1~10米,频率大概在30~300MHz之间。
本来,雷达主要使用的都是波长低于23cm的电磁波作为工作电磁波效果最好,如采用波长为23cm的搜索雷达,采用波长为3cm的火控雷达等,而采用波长为1~10米的这种雷达对于发现目标效果理应很差,但它的效果却反而更好。
对于这一现象,主要的原因在于战斗机的尺寸刚好落在1~10米这一区间,当这种雷达开启时,它发出的电磁波因为波长与战斗机尺寸相近,容易产生谐振现象,使飞机的雷达反射面积大大增加。
不过,这种雷达因为波长太长,所以测量精度不高,完全不能引导射击,尤其是低仰角时,因此它主要目的不在于锁定目标,而在于发现目标,至于后面的锁定任务就交给其他波段更低的微波雷达完成。就像在科索沃战争中的那次,它只负责发现隐形战机并给出大致方位,而具体锁定则是将F-117打下来的“萨姆”防空导弹自带的雷达。
这种雷达还有一个缺陷,那就是它的天线尺寸庞大,整个武器系统机动性差,再加上其自身有辐射源,很容易被对方战机反向锁定并且摧毁。
炸药中的“口香糖”,炸药中的明星产品
这是一种威力巨大的炸药,但这种炸药非常柔软,而且很稳定,甚至可以当成口香糖放在嘴里咀嚼,因此也被称为残酷"口香糖"。
这种炸药因为具有携带方便、稳定性高、爆炸威力大、防水性好等TNT炸药不具备的优点,所以被各国军队广泛用于特种作战。
不仅是在现实军事当中,在虚拟的军事游戏当中,它的出现频率也是极高的,从最开始的CS到后来的CF,再到现在火爆世界的“吃鸡”,到处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这种炸药原产于捷克,是一种混合炸药,由梯恩梯(TNT)、Semtex和白磷等高性能爆炸物质混合而成。
这种炸药外形很像一团塑胶,可揉搓成各种形状,而且它在被捏成各种形状后爆炸方向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它也是实施定点爆破的绝佳选择。
这种炸药具有极佳的稳定性,除非使用雷管进行起爆,否者即便使用明火点燃或用子弹射击都无法将其引爆,美军还有用其点燃后取暖的记录。
这种炸药还能轻易躲过X光安全检查,未经特定嗅识训练的警犬也难以识别它。
这就是炸药中的明星产品——
飞行器超音速飞行的第一道门槛
这是一种飞行现象,当飞行器的飞行速度达到临界音速时发生的现象,名为
这个现象最早是由英国人于1945年发现的,当时英国有飞行员驾驶一架代号为“燕子”的飞机加速到临界音速时,机身突然解体坠毁。
这时,有科学家解释说这是因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靠的是对空气的反复压缩膨胀,而飞行器在飞行时前面的空气也会被飞行器压缩,但同时也会自然地以音速膨胀弹开,但当飞行器的飞行速度超过音速时,被飞行器压缩的空气因为来不及弹开(因为弹开的速度为音速),会一直在前方积累,导致飞机前面的空气密度会变得特别大,这时的飞行器就像是突然撞到了一堵墙。同时,飞行器因为前进方向空气密度的变大,动力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因此会出现失速情况。
为了克服这一障碍,实现超音速飞行,就必须克服两个问题:
第一,飞行器前方空气密度变大,就要求必须提高飞行器机身强度,同时飞行器的头部绝对不能是钝头体,必须修改为尖锥体,用于刺破前方的高密度空气,带有螺旋桨就更不行了。
第二,飞行器前方阻力变大,这就要求引擎动力要大幅提升。
世界上第一个突破这一障碍的是美国人。1947年,由查尔斯上尉驾驶的X-1验证机首次突破这一障碍实现超音速飞行。
值得注意的是,飞行器在突破这一障碍的时候,还会发出一声短暂而极其强烈的爆炸声,这个声音名叫音爆;而当飞行器在突破这一障碍时如果空气足够湿润还会伴随出现一个以飞行器为中心轴、向四周均匀扩散的圆锥状云团奇观,名为音爆云。
193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量子力学的奠基人,德国原子弹计划的领导者
这是一名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主要创始人,哥本哈根学派的代表人物,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叫
在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他名列第43位。
1925年,他得益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思路,创立起了矩阵力学,并提出不确定性原理及矩阵理论。这些都是后来奠定量子力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他也因此于1932年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核物理学家,1938年,德国物理学家哈恩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发现了核裂变,而他则提出了核反应堆理论。也正因如此,二战开始后,他被纳粹德国挑选负责领导研制原子弹,万幸的是他在计算时没有把中子扩散率计算在内,算错了核反应的临界质量,认为通过核裂变链式反应来生产核武器,至少得需要几吨的铀235,而实际上十几公斤就够了,让希特勒大失所望,暂时放弃了原子弹的研究。
后来,他算错核反应临界质量的事就一直成为外界讨论的一个热点,有人认为他其实是不支持纳粹的,因此故意算错,也有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粗心大意才算错的,是个人能力问题,但最终也没一个定论。
后来,他在美国造访了曼哈顿计划原子弹基地,但是那里的科学家都拒绝和他握手,原因是他曾是“为希特勒造原子弹的人”。他感到难堪,因为那些“实际制造出原子弹的人”,居然还拒绝与自己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