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上的“䖝二”,根本不是郭沫若解释的

泰山上的“䖝二”,根本不是郭沫若解释的_唐伯虎-明朝文人_泰山_郭沫若_风月无边_技点网

在网络上流传着这么一段故事,说在泰山斗母宫外有一摩崖石刻,上面题有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䖝二”两个字,自古以来无人知道这两个字到底什么意思。直到1961年,中国学者郭沫若带着几个日本学者游览泰山,一众学者也对此甚为困惑。此时,郭沫若笔画几下,在这两个字上各添两笔,而“䖝二”也一下子变成“風月”。顿时,大家才恍然大悟,这书写的其实是没有边的“風月”,寓意“風月无边”。
事实上,这段故事很可能是后人杜撰的,因为“䖝二”寓意“風月无边”早在明朝时期就有此一说,甚至连故事中提及的日本也都有此记载。
最早记载这个寓意的是清朝的褚人获,说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和好基友在青楼的时候,青楼妓女湘英向唐伯虎要一幅字作为家匾,于是唐伯虎立刻写下了“風月无边”四个字送给她。这时,一旁的好基友看到后,调侃他:“你这是在嘲笑人家是‘䖝二’吗?”
除此之外,其实日本人梦亭东聚半笔记半诗话的《鉏雨亭随笔》中,有相同的记载。
P.S. 古代老虎又被称为大虫,“伯”即排名第一的意思,所以“伯虎”可以解释为第一只大虫,即“䖝一”。
相关领域
人物
文化

题目知识点
【人物】

相传,唐伯虎曾写下“風月无边”,然后被祝枝山调侃为“䖝二”,同时调侃唐伯虎为“䖝(意:虎)一(意:伯)”。

唐伯虎-明朝文人
祝枝山-文化人物
风月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