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日本理论物理学家坂田昌一提出了一种模型,认为所有参加强相互作用的强子并非个个都基本,"基础粒子"只是质子、中子和超子,其余的强子则是"复合粒子",都可以由"基础粒子"及它们的反粒子复合出来。该模型还认为,介子由一个基础粒子和一个反粒子构成,重子由两个基础粒子和一个反粒子构成。所谓构成一个粒子就是构成表征这个粒子的全部量子数。编辑本段意义板田模型不仅能把当时所知道的强子都由质子、中子和超子这三个基础粒子复合出来,而且使比较抽象的奇异数变得具体化了,即每个强子的奇异数正好就是它所包含的反超子数和超子数之差。此外,它还预言了η°粒子的存在并为以后的实验所证实。但是这毕竟是比较粗糙的模型。如从量子数的角度出发,可以认为π介子是由一个质子与一个反中子复合而成的。可是从质量的角度来看,就有难以解释的困难。因为一个核子与一个反核子,总的静止质量约为1880兆电子伏,而一个π介子的静止质量约为140兆电子伏,两者相差十几倍。两个较重的基础粒子,如何"复合"成一个轻得多的复合粒子呢?另外,对于后来发现的Ω-粒子,这个模型也无法解释。尽管如此,坂田模型毕竟是将物质具有无限层次这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