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旋孢腔菌导致小麦根腐病的致病力影响因素

星级:
禾旋孢腔菌病菌寄主范围很广,但在不同品种上致病力有差异,存在生理分化现象。小麦成株期叶部发病与气候、寄主生育状态及叶龄有关。

禾旋孢腔菌病菌寄主范围很广,能侵染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禾本科作物和30余种禾本科杂草。

禾旋孢腔菌病菌在不同小麦品种上的致病力有差异,存在生理分化现象。

麦根腐病在土壤过于干旱或潮湿时发生重,幼苗受冻病情加重。

成株期叶部发病与气候、寄主生育状态及叶龄有关。麦田缺氧植株早衰,抗病力下降,发病重。叶片龄期愈长,抗病力愈低,小麦抽穗后出现高温、多雨的潮湿气候,病害发生程度明显加重。

黑龙江春麦区小麦抽穗后正进入雨季,雨湿条件对根腐病发生发展十分有利,因而成为这一地区小麦的主要病害,华北、西北麦区由于湿度低、为害轻。

根腐病的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土壤板结,播种时覆土过厚,春麦区播种过迟,冬麦区播种过早以及小麦连作和种子带菌等因素均可促进苗腐发生。

成株期叶片发病的空间分布呈S曲线型,初期病情增长缓慢,中期发展迅速,后期平稳。叶部病情与病菌密度、气象条件和寄主抗性密切相关。

小麦生育前期温、湿度低,菌源量小,发病轻,抽穗前叶片抗性较强,病情增长速度缓慢,抽穗后抗性下降,温、湿度升高,经多次再侵染后菌源量增多,病情迅速增长,乳熟期后,增长速度减慢。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