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博纳发展势头强劲 截至8月已贡献2.5亿票房

保利博纳总裁于冬

 

        今年1——8月份,保利博纳为国产影片市场贡献了2.5亿元票房,这一数字在民营发行公司里堪称佼佼者。贺岁春节档,《伤城》《门徒》《双子神偷》三部影片取得1亿多票房;在刚刚过去的暑期档,保利博纳发行的《男儿本色》《导火线》两部国产片,与强势外片正面对决,分别取得了3400、3300万票房。保利博纳总裁于冬称,暑期档我们不能放,暑期档的年轻观众我们更不能放。

        保利博纳:暑期档是中国电影人最该占住的档期,做发行,没有淡旺季之分

        《中国电影报》:今年1——8月份,保利博纳为市场贡献了多少票房?

        于冬:我们初步统计了一下,从今年1月份以来,我们共发行了十多部影片,加上去年12月份的《伤城》在今年产生的4000多万票房,这些影片共产生2.5亿元票房。其中,《门徒》6500万,《男儿本色》3400万,《导火线》3300万,《双子神偷》1500万,《跟踪》800万,《姨妈的后现代生活》700多万,《森冤》700万左右,《明明》600万。

        《中国电影报》:无论是在淡季还是旺季,尤其是面对一些强片、甚至是超级强片时,市场上都能看到保利博纳发行的影片的身影,这是很不容易的,保利博纳是如何做到的?

        于冬:和以往纯代理、买片发行不同的是,保利博纳今年以来发行的影片大部分都是我们参与投资的。这些影片的档期有些是很早之前就确定的。实际上,当保利博纳从一家发行公司延伸到制作和投资领域时,面临的压力会更大。因为以前纯粹做发行,档期是可以和对手谈的,谈不拢我们不发。而参与投资后,出于对境外合作者的通盘考虑,所有的档期对我们来说没有淡旺季之分,任何档期我们都要硬着头皮上,因为我们必须兼顾到其他投资者在其他市场上的利益。

        比如今年一部《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我们在很淡的3月份放了整整一个月,在市场的强大压力下,我们只能一如既往地操作,没有任何退路。暑期档也是这样,《男儿本色》和《导火线》的档期是早早就定下的,和香港等地是同步的,不能轻易更改,所以,即使是同档期一些西片很强,我们也必须正面对决。不管怎么样,最终《男儿本色》还是拿到了今年暑期档国产片的票房冠军。

        做市场,就像打高尔夫,关键是打好自己的每一仗

        《中国电影报》:今年暑期档让人印象很深的就是三部国产片,其中两部就是保利博纳发行的动作片,周旋在两部超级强片中,打出了国产影片的气势。

        于冬:对于市场,我们都知道,美国人是用他最强的影片在和我们所有国产影片争票房。那中国电影人能做的是什么呢?我觉得,电影发行其实就像打高尔夫球,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打高尔夫呢,因为它是一项挑战自己的运动。我们每个人只要把自己的球都能顺利地打进洞,我们就赢了。做市场,也是这样。任何市场环境下,保利博纳只能埋头打好自己的每一仗,发行好每一部影片。

        而从两一方面来说,暑期档是中国电影人最应该占住的一个档期,本土电影也必须要在密集投放西片的暑期档有所表现。为什么?因为这个档期的观众大多是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如果习惯了西片口味,对中国电影的损失将是无法计量的。我们必须要培育好自己的市场,自己的观众,自己的导演,包括自己的发行公司。这是中国电影人的责任。

        《中国电影报》:国内的民营发行公司这几年也是浮浮沉沉,几经变化,似乎也只有保利博纳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这一点是如何做到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于冬:应该说,这几年,我们的市场打拼能力是最强的。保利博纳从诞生那一天起就一直在竞争,在拼搏。我们没有任何资助,也没有任何退路,只能靠市场的搏杀,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保利博纳是在中国电影市场最困难的时候崛起的,所以我想我们的竞争力就是我们对市场的敏锐判断。另一方面,这么多年来,我们和如此多的优秀电影人合作过,每合作一次,就会成长一次。所以我们才能够这么多年,可以发行100多部影片,达到15亿票房。

        谈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我认为保利博纳不再是一家中间代理公司了,而是一家集投资、出品、发行、制作于一身的专业化电影公司。我们的团队配置和提升都是基于对市场的认识,是久经考验的。这种能力是伴随着时间累积的,不是一两天能做到的。我想,这种专业化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它使我们在同业竞争中有优势,这种优势不是出价高多少,而是长期的专业化程度和建立起来的信任度。任何公司和任何影片都不可能把所有机会占尽。只有用更高的专业化水平才有机会超越保利博纳。

        《中国电影报》:能具体谈谈什么是发行公司的专业化吗?有哪些标志?

        于冬:一,要有档期协调能力,不能硬碰硬;二,要有跟院线良好的合作关系;三,要有强大的宣传机器,这不是指单纯的发稿,而是宣传媒体的平台调度、使用和整合;四,要有广告资源,能把业外资金吸引到电影行业中来;五,明星资源的调度;六,最关键的一条,要做好服务。发行公司说到底,是在为片商,为院线做服务。未来两年,保利博纳将在这方面继续加强。

        发行投资公司的出现和大院线涉足发行将会改变中国电影市场格局

        《中国电影报》:公司的片源是如何保证的?

        于冬:我们主要是用投资的影片来确定2——3年的片源,并且将这些影片合理地分布在各个档期。1——8月份发行的影片基本上都是我们参与投资的,到今年下半年甚至明年,我们手里还有《太阳照常升起》、《铁三角》《兄弟》、婚礼》、长江七号、《江山美人、《三国之见卸甲》、《新宿事件等,另外还有和中影联合发行的《赤壁》、《投名状》部国产大片,相信到今年年底,保利博纳全年能为中国电影市场贡献6亿票房。而对今年的国产影片来说,发力将在下半年,届时国产片份额会有大幅度提升。

        在过去的2006年,我们共投资了5000万元用于保证07年的片源,而2007年,我们已经投入1亿1千万用于保证07——08年度的片源。这些资金的投入不是所有的民营发行公司都能拿出来的。

        《中国电影报》:经过几年的发展、淘汰,和新的公司的出现,这几年的电影市场也是大浪淘沙,继往开来,你能预测一下未来2——3年,电影发行领域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吗?

        于冬:我认为会出现两大趋势。一种是像派拉蒙那样的,大的投资商带发行,这类公司先是发行,而不是先是制片。这种发行投资公司可以预购、投资一些独立制片公司的项目。保利博纳就试图做这样的公司,通过投资建立我们自己的片库,而不是做一个单纯的制作和项目公司。经过近三年的投资,保利博纳片库里已经累积了60部电影。

        还有一种发行商,是大的院线商买片,做发行,比如现在的万达院线(blog)开始试水发行、时代经典的数字院线买片子、上海联和院线参与发行,北京新影联院线参与投资和发行《集结号》等。这些院线的频繁参与会使某些院线在一些单片上有局部利益,但最根本的还是必须要拿到好片子。这是今年刚刚开始的市场变化,我们要很敏锐地看到这种变化,做为发行公司要生存就要应对这样的变化,我们现在和院线还是长期合作的利益关系。但是,当大院线能够垄断之后,电影市场的变化将是根本性的。

        不过我坚信,这两种模式都出现后,当派拉蒙模式和大院线模式开始整合时,就会促成大的电影公司的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