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影视大搜查:国产电影篇 大片退位

  前两年的古装大片独霸票房现象将在2009年的电影圈一去不复返。根据国内各大电影公司和院线经理处获得的信息,古装大片已经基本完成其培育市场的历史功能,将于2009年大幅减少。各种类型的商业片冒出江头湖——科幻片、盗墓片、传奇片、人物片……中国电影观众的春天即将已经到来。

 

  大导演卸下票房重担

 

  因为中国市场的不成熟,开拓票房的重任曾经全部落在有限的几位大导演——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肩上。业内人士分析,过重的商业压力和艺术水准无法取得平衡,这是《无极》遭遇“血馒头”的直接原因。但是,从三大导演今年的片单来看,他们不约而同地跟“纯娱乐”作对。冯小刚拍起了主旋律影片,张艺谋聚焦南京大屠杀,而陈凯歌则在《梅兰芳》成功之后找准了自己“中国文化大师”的定位,拍起取材自元杂剧的《赵氏孤儿》……他们的选择至少说明,市场已经允许他们卸下票房重担。

 

  与此同时,类似田壮壮和贾樟柯这样的非商业主流导演,2009年却开始尝试在自己的新片中加入更多的商业元素。一位院线经理这样解释:“商业导演想艺术,艺术导演想商业,这正是一块玻璃的两面,映衬出中国电影更成熟的发展方向。”

 

  类型片聚焦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为何体现到大银幕上,却永远只有宫廷、杀戮和权力斗争?不少影评人曾提出这样的质疑。从2009年国内片的片单来看,中国电影人显然也意识到这一点。香港在拍《花木兰》《狄仁杰》,内地在拍文化名人片《孔子》和盗墓题材的《鬼吹灯》……不能过高期待《孔子》多好看,或者《花木兰》多有创意,但它们的存在起码证明中国电影人已经有了将传统资源重新抓到自己手里的良好意识。

 

下一页 看陈凯歌瞄准中国第一悲剧

上一页123...1920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