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举行研讨会:这只是一个开端

票房已达1.75亿元 昨日北京举行研讨会

 

  

  

  根据出品方华谊兄弟昨日提供的数据,《风声》截至目前已有1.75亿元的票房在手。票房的大捷已是不争的事实,于是导演高群书有底气大胆声称“我是中国最好的商业片导演”,由此在对影片的硬伤指摘之外又平添一重质疑。诚然,如果往主旋律影片上靠,《风声》称得上惊艳;作为华谊在创业板上市之前的“献礼大业”,《风声》更称得上“英雄造时势”。但如果以一部商业大片来看,《风声》只能称得上“合格”,距离所谓“完美”和“最好”任重道远。正如昨日在北京举行的关于《风声》的论坛上所呈现的题目——“这只是序幕”。序幕之后如何演进,只有拭目以待。



宁浩(左)与陈国富昨日出席论坛

 

 

宁浩:《风声》结尾收得非常帅

 

  在昨日集合了导演、专业编剧、影评人、业内专家以及媒体人的研讨会上,对《风声》的肯定之声也成为主要基调。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说:“《风声》做到了商业电影的职业和专业,这是一部比较冷的电影,但狠中又带着情。”影评人关雅荻则从相当“主观”的角度解读《风声》为“迄今为止,瑕疵最少的大片”,认为观众到影院看《风声》,绝对是值回票价的。专业编剧史航则对片中强烈的信仰主题给予高度评价:“商业片要获得胜利必须要有信仰,《风声》对红色、对信仰有一种真心的努力,这是一次圆满。”

  

  在对《风声》诸多溢美之词前,专业人士们都加上了商业片、类型片等限定。可以说,《风声》在艺术上并不完美,这一点昨日参与讨论会的所有人都默认。但作为一部国产商业片,尤其是开拓一个新的类型的商业片,《风声》依然有其让人欣喜之处。这一点,从刚刚揭晓的金马奖提名给予《风声》包括最佳改编剧本在内的6项肯定就可见一斑。

  

  而已经连续实现小成本博取大票房的商业类型片导演宁浩,对《风声》作为类型片的成就也是赞赏有加。“看《风声》的时候,我算是特别有压力,因为我觉得那个结尾会难收,看到三分之二的时候我还是这个感觉。但看到最后……我觉得收得非常帅!”

 

陈国富:拼一下港台市场

 

  虽然口碑不俗,但谍战片红火多时,加上内地影迷对全球范围的谍战片都耳濡目染已久,因此《风声》中许多“不完美”之处还是在影片公映后不久就被逐一曝光。

  

  对于谍战片而言,情节设置的合理性和悬疑性是必备要素。在这一点上,《风声》已被挑剔出诸多硬伤:包括英达饰演的金生火居然藏有手枪,周迅饰演的顾晓梦怎么会有一整包的三炮台香烟,张涵予饰演的吴志国,在不清醒的情况下,还能正确地用曲调变化将密码传递……对于这些质疑,《风声》联合导演之一的陈国富显得很坦然:“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现象,大家看完电影之后有讨论。而对于那些硬伤,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解读,有些解读甚至是我都没想到的。”

  

  更重要的是,《风声》在商业上的价值超过了其艺术成绩。《风声》在香港的上映时间是10月15日,而台湾则定下了10月23日,三地在一个月之内“几乎同步上映”,这也是导演陈国富的一个“尝试”。“这次《风声》我们很早就确定三地的上映时间。而且我们在香港、台湾都做了试映,反应都非常好。香港的发行商预估这个片子,至少是500万元票房。这个数字对一部没有港台明星的华语电影来说,是相当高的。我做这个尝试,其实是希望发掘广泛的华语地区潜在的市场。虽然香港、台湾的市场可能不大,但起码可以拼一下。”

 

下一页:“顺风”“逆风”两种评论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