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吴镇宇:其实我演出来的都是导演自己

   杀手,吴镇宇饰演的杀手。观众脑里恐怕马上浮现“港片”二字,但实际上这是已经在10月28日上映的内地影片《西风烈》。吴镇宇已经很久没演过冷酷杀手的角色了,这次出演麦高,被视为他的一种回归。



吴镇宇:我给不了导演安全感

 

  很怕跟别人交谈的吴镇宇,日前面对本报记者侃侃而谈,聊他在内地继续延续他的反派生涯,对自己在内地的发展充满了希望:“现实并没有像你说的一样,我们没有几年风光了。另外一个电影的场地,马上就要亮灯了。”

 

■神经质的是全体香港演员

 

  在十几二十年前香港电影的全盛时期,外界很欣赏吴镇宇在电影中“神经刀”般的气质,但他认为,其实那些角色都是导演、编剧自己。

 

  记者:大家对你的评价就是“神经质”。你怎么看神经质这个词?

 

  吴镇宇:我想,香港人都有这种特点,只不过有些人掩饰得比较好。我这不是为自己辩解,我们生活在高压力的城市,我们就连拍电影,一天都会拍非常多的戏份,这个对演员影响很大。也有可能是看好莱坞电影长大的原因,我们的肢体语言比较丰富。观众觉得我跳跃性的讲话和思考,和他们心目中的一般人不一样。应该是有点神经质的感觉吧。每一部戏都是导演或者编剧写的人物,我没有试过把一个正常人演得像神经病一样。

 

  记者:和叶伟信合作的《爆裂刑警》、《朱丽叶和梁山伯》,你一定和某些导演是非常契合的,他能拍出我们想象中你应该有的状态。

 

  吴镇宇:电影里面那个角色其实是导演自己,我只是把他演出来。因为我演自己是挺容易的,但那两部戏里我演出来的都是叶伟信。是他自己想象出来的人物。

 

■我可能给不了大导演很大安全感

 

  吴镇宇很清醒,他和香港电影都像末路贵族,《旺角FIT人》那样的,在内地不可能再拍,除非是拍一些小众的片子,才有重温以前角色的可能;拍大片,面临着形象转变。不过,他仍说:“现实并没有像你说的一样,另外一个电影的场地,马上就要亮灯了。”

 

  记者:这几年你离开香港北上来找拍戏机会。

 

  吴镇宇:因为香港电影已经死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了,一年剩下几部一线明星卖座片吧。现在我跟内地导演合作比较多,但我在香港拍的电影,内地又不可能重新再拍,因为大成本的电影就会有大众的概念,不过,一些刚开始拍戏的内地导演,想玩一些比较小众的电影,而投资方也允许他们去做点冒险的尝试,他们的概念不是内销,而是往外输出。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