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场之后:读懂“电影2011”的二十个关键词

 

 

  今天,“中国电影”有两副面孔:产业的和文化的——前者丰神俊朗霸气外露,后者奴颜媚骨营养不良。更诡异的是,这两副面孔实际上互为因果且齐头并进。而刚刚过去2011年,这一精神分裂症还在继续恶化。

 

  先看看“大买卖”:一年之内,我们的银幕由6000块激增到9000块,如此高速膨胀的市场,催生出了更多更大的经济效应。131亿元的年度票房,只是整个电影经济的冰山一角,从制片到发行到放映的全产业链里,到处都是巨额的资本在投入,并最终转化成为一座座影院和一部部影片,在此过程中,有大量的房地产施工:影视城、摄影棚、外景地、后期产业园……有大宗的软硬件采购:摄影机、放映机、拷贝、银幕、座椅、音箱、收银机、爆米花机……更有大批的就业:明星、导演、场工、制片、剪辑、洗印、译制、发行、宣传、影评人、放映员、售票员、监片员、行业官员、八卦记者……中国电影业,从未如此景气。

 

  然而,再进一步考察,你就会发现全年票房增幅28%,远低于银幕增幅的50%——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相当于我们的地产业盖了无数的新楼盘,却没有人买得起——不过,和房地产不断翻番的高价格因素不同(尽管电影票的价格也确实畸高),电影业空座率的上升,根本在于节目数量、尤其是节目质量的不足。根据官方统计,2011年出产的国产电影中,符合商业放映需求的故事长片和动画长片有580部之多,但真正进入影院的不到三分之一。更何况,即便是那些取得了公映资质的影片,又有几部能值回票价?对比之下,160部华语片取得了70亿票房,而60部外语片却制造了60亿——那么,从纯粹生意经的角度分析,要想解决空座率,进口更多的美国大片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然而这又是一个事实上绝对不会被允许、情理上也完全行不通的办法。

 

  这就是中国电影最大的危机——在进口配额制度短期内不会大幅拓宽的前提下,国产电影品质的低劣正在成为整个产业的最短板。而站在文化的立场,当现今其他的艺术手段和传媒手段——尤其是微博这种风起云涌的“自媒体”——都在努力揭示真相、传递真理的时候,作为最通俗最大众文艺的电影,却把脑袋深深扎入到了沙土之中,拒绝与观众发生有诚意的真正的交流。

 

  在2011“空前繁荣”的光芒之下,是同样挥之不去的斑驳暗影。下文的20个关键词——或者更准确地说20条“观影”札记——意在尝试厘清这组明与暗交织下的点滴真相,尽管远远不能兼及2011年度中国电影和世界电影的各个层面,但或许可以提供一种抛砖引玉式的启发。

上一页123...2021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