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中小成本影片开发新档期 借力巧夺票房


《HOLD住爱》上映首日就以过万的排片场次拿下2200万票房

 

  《失恋33天》在去年的光棍节创造了奇迹,使得光棍节也衍生出一个“档期”,这种另类的节日档期正在被电影片方所积极“利用”。果然,在刚刚结束的七夕档,几部电影又笑开了花,杨幂刘恺威首度合作的电影《HOLD住爱》23日上映首日票房突破2200万元;刘青云谢霆锋、杨幂主演的《消失的子弹》七夕当日吸金1700万。在大片垄断黄金档的状况下,中小成本电影在“小节日”的偷袭往往会诞生黑马。


  选对档期事半功倍


  《HOLD住爱》于8月23日七夕节当天准时在全国公映。影片上映首日,该片全国主要城市影院的排片量超过总量的20%,首日票房突破2200万,而为了在七夕当日给情侣们送出祝福,刘恺威、周秀娜及导演张琦等当日更是连续跑了新华国际影城大钟寺店等七家影院与影迷见面。


  导演张琦昨日接受采访时表示,《HOLD住爱》是一部典型的商业类型片,能有这样的成绩,首先是因为有着精准的市场定位,影片与七夕氛围完美契合,张琦表示:“我们选择七夕上映,不但应景,也是因为现在众多的影院、商家等都拿‘七夕’做文章,扩大了七夕当天消费者的选择。如此成绩,印证了电影档期选择的正确性。”


  而《消失的子弹》虽然8月14日上映,但也一直将“七夕”纳入了票房吸进目标,该片上映不到两周,成功将1.2亿收入囊中,成为今年第10部票房过亿的国产大片。在七夕当天,《消失的子弹》在同档31部国内外电影的混战中吸金1700万。


  选准档期成为票房成功的一大因素,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黄群飞表示,影片档期选好,可以事半功倍,“去年《失恋33天》为何会那么成功?就是因为它定在光棍节上映,而且还是2011年11月11日的世纪光棍节。这是独一无二的题材,如果换一个档期,这个片子就没得炒,效果就差远了。”


  中小影片积极开发新档期


  如今贺岁档、国庆档、暑期档已成为中国的成熟档期,大片云集也让这些黄金档期竞争越来越惨烈,例如,今年的国庆档就有《危险关系》《寒战》《铜雀台》《太极》《二次曝光》等多部重量级国产大片上映,暑期档又少不了好莱坞大片的冲击。目前几个传统的黄金档期,一般都只能由强势的、有竞争力的片方先挑选上映日期,院线也会将投资规模比较大、出品方比较有实力的影片安排在黄金档中的黄金时段上映,密度大到其他中小投资影片只能够“见缝插针”,尽可能地避免成为大片们的炮灰。


  在被挤压的情况下,中小影片只能积极开发新的档期,为自己弱小的生命力找出一些貌似不错的“噱头”,于是就有了三八档、清明档、端午档、七夕档、万圣节档等等,以至于,现在电影市场已经全年无淡季,每天都可以是“档期”。


  国产片频换档期伤害大


  好莱坞六大公司影片刚开拍,上映档期就已经确定,一个漫长的宣传周期能让观众形成对影片的期待。相对来说,国产片虽然已经意识到档期的重要性,但却没有一个明确目标档期,据悉,目前大多数国产片的档期仍经常是临时起意,频频调档期的更是成为常态。


  电影的上映日期基本是由影片的发行方决定,院线只有建议权。也就是发行方定好一个时间,再跟院线签合同、订拷贝,也有片方会征求院线的意见。这期间的一个原则就是“中小成本影片避国产大片,国产大片避好莱坞进口大片”。由于一些进口大片因为审查和译制的时间比较长,档期不能及时确定,所以有的国产片就会临时去避开它,有时就会形成频频相撞的现象。临时挪档期对影片来说伤害很大,也会让观众有无所适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