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金马奖成'内地电影奖' 《推拿》获六项大奖 陈建斌夺影帝揽三奖

       第51届台湾金马奖昨晚举行颁奖典礼,随着内地电影市场的巨大发展,内地电影在金马奖上分量越来越重,今年尤其如此。《白日焰火》《归来》《黄金时代》以及陈建斌的导演首秀《一个勺子》等内地影片纷纷入围不少奖项,而这一势头也令台湾希望两岸电影产业可以有进一步发展。由此,台湾日前对其“电影法”进行了部分修改,规定未来内地电影若在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和美国奥斯卡获奖,或者在台湾金马奖获得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等奖项,将不受每年十部的上映配额限制,可申请在台湾地区上映。


    今年金马奖

    成为“内地电影”奖


       今年金马奖俨然成为内地电影奖,入围名单几乎为内地电影所“垄断”。尽管有些电影是合拍,导演或演员来自香港和台湾,但主导无疑是内地片方。今年入围的内地电影全面开花,例如《白日焰火》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演等8项提名,成为最大热门;另一部今年柏林电影节参赛影片、娄烨的《推拿》则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等7项提名;《黄金时代》和《归来》均获得5项提名;《无人区》《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也均获得5项技术提名。此外,入围的还有陈可辛《亲爱的》王小帅《闯入者》、陈建斌的《一个勺子》、杜琪峰《毒战》以及路阳《绣春刀》等。


       内地影人今年更是组成庞大的“代表团”,亮相了金马奖颁奖典礼,让好莱坞都无法小觑的巨大电影市场,也让内地影人参加电影节的气势越来越强大。


    台湾为内地电影修改“电影法”


       内地的电影市场是块强大的磁石,吸引着好莱坞等全球的电影人,而本土市场本就空间不大的台湾自然希望可以和内地电影共同繁荣,也因此,才有了近日台湾电影法的修改。


       台湾地区对内地电影之前实行的是配额制,配额的发放是以电影在台的发行商向相关部门送件顺序为准,先到先得,额满为止,于是经常出现发行商连夜排队抢配额的一幕。从2013年改为实行抽签制度,不过,抽签的偶然性无法避免,例如张艺谋的《归来》、许鞍华的《黄金时代》都与配额失之交臂。如此一来,不少中签的冷门片子沦为了票房炮灰,而一些热门、有市场号召力的电影却受到了游戏规则的连累。因此,抽签得配额的制度一直遭到诟病。


       也因此,台湾对其“电影法”进行了部分修改,规定未来内地电影若在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和美国奥斯卡获奖,或者在台湾金马奖获得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等奖项,将不受每年十部的上映配额限制,可申请在台湾地区上映。


附录:


第51届金马奖获奖名单


   最佳剧情片:《推拿》

   最佳导演:许鞍华/《黄金时代》

   最佳男主角:陈建斌/《一个勺子》

   最佳女主角:陈湘琪/《回光奏鸣曲》

   最佳男配角:陈建斌/《军中乐园》

   最佳女配角:万茜/《军中乐园》

   最佳新导演:陈建斌/《一个勺子》

   最佳新演员:张磊/《推拿》

   最佳原著剧本:易智言/《行动代号:孙中山》

   最佳改编剧本:马英力/《推拿》

   最佳摄影:曾剑/《推拿》

   最佳视觉效果:唐家伟罗伟豪梁展锋/《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

   最佳美术设计:刘强/《白日焰火》

   最佳造型设计:梁婷婷/《绣春刀》

   最佳动作设计:黄伟亮/《救火英雄》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陈其钢/《归来》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平凡之路》(《后会无期》)/朴树

   最佳剪辑:孔劲蕾朱琳/《推拿》

   最佳音效:富康/《推拿》

   最佳创作短片:《锤子镰刀都休息》/耿军

   最佳纪录片:《棉花》

   年度台湾杰出电影工作者:黄志明

   终身成就奖:田丰

作者:肖扬   编辑:Head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