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华人歌手风靡日本红白歌会 邓丽君最出名

网易娱乐独家报道(编译/丽君)日本红白歌会的地位就相当于中国的春节晚会,随着时代的变迁,红白歌会积极地发掘国外有名的歌手,向她们伸出橄榄枝。音乐无国界,那些能够登上红白歌会的华人歌手是值得让人自豪的。

上世纪70到80年代

这段时期一共有四名华人女歌手登上红白的舞台。

第一位出席的华人歌星是欧阳菲菲,她参加了三次红白歌会。上场的歌曲分别有1972年《爱的追迹》、1973年《恋爱十字路口》、1991《Love Is Over》。

欧阳菲菲1970年受日本东芝唱片公司赏识赴日发展,首张日语单曲《雨之御堂筋》创下连续八周冠军且销售136万张的惊人纪录,当时轰动日本,并一举夺得新人奖。1982年以日本歌曲《逝去的爱》获得全日本“唱片大赏最长畅销奖”与“有线组送大赏特别奖”,奠定屹立不摇的国际巨星地位。 她在日本歌坛创下的纪录直到2004年才被韩国女歌手宝儿打破。

欧阳菲菲在日本走的是演歌的路线,现场表现力惊人,欧阳菲菲属于大起大落型歌手,也是四人当中唯一一个一出道立刻走红的幸运儿。欧阳菲菲的舞台魅力活泼且带有野性,诠释慢歌时候的感性歌声也深入日本人心中,因此被称作“菲菲台风”。

陈美龄是第二位出席红白的华人歌手,她以《虞美人之花》、《袋中有很多很多的秘密》、《爱情迷失的孩子》参加1973年、1974年、1975年的红白。一直走偶像路线的陈美龄,以短裙、白长袜加爆牙的形象立即捲起一阵美龄旋风,摇身变为当红偶像。虽然她在日本的最高单曲销售纪录仅为60万张,但与欧阳菲菲相比,陈美龄的当红程度更高,其当红声势让山口百惠都受到威胁。以日本偶像杂志《周刊平凡》为例,陈美龄和山口百惠出现在封面的次数不相上下。

翁倩玉是第三位出席红白的华人歌手,她以《爱的迷恋》、《华丽的梦》出席了1979年、1980年的红白。《爱的迷恋》由流行曲教父筒美京平负责作曲编曲,曲风华丽,十分配合翁倩玉的高贵优雅形象,而那套像孔雀开屏的打歌服更是经典中的经典。据悉,当年她佩带了一套价值100万港元的珠宝,成为红白史上的一项纪录。

翁倩玉在日本主演过的电影电视剧很多,多数扮演古装人物和神话人物,因此她的身份更像一位成功的演员和主持。以200万销售量的单曲《爱的迷恋》走红,连翁倩玉自己也觉得很惊讶。可惜,她之后并没有更加有力的成绩来支持音乐事业。三岁开始生活在日本的翁倩玉拥有一般日本血统可以说是半个日本人的身份,因此她在日本的知名度仅次于邓丽君。

邓丽君是第四位出席红白的华人歌手,她以《爱人》和两次演唱《我只在乎你》出席了1985年、1986年、1991年的红白会战。据统计,邓丽君的演歌路线单曲《空港》唱片70万张 ,《我只在乎你》日语版单曲唱片200万张, 《爱人》150万张,《偿还》150万张。1984年到1986年,她连续三年获得日本有线大奖和全日本有线广播大奖。

日本最权威的唱片大奖因邓丽君不是本国人,故意不给她颁奖,但在日本媒体压力下,最终授予邓丽君年度金奖。据了解,日本天后滨崎步仅仅打破了邓丽君连续三年获得全日本有线广播大奖的纪录,另外一项由单曲《我只在乎你》创下的连续三年获得日本有线大奖的纪录仍然由邓丽君保持。

同时,邓丽君还曾连续三年当选日本KTV点唱率最高的歌手,也是当时日本广播电台听众来信要求点播歌曲最频繁的歌手,因此她获得“点播点唱女王”的称号。

邓丽君是真正红到发紫并留下歌坛不朽地位的一位。在日本全盛时期时,全日本都很找到几个歌星能与她平起平坐,算是日本歌坛第一个以道地日文歌曲名列巨星级的外国人歌星。

在1994年,邓丽君又被选入红白歌会比赛,但是她以参加过三次为由婉拒,并表明要将这个机会让给新人。

上世界90年代

进入20世纪末虽然还有许多的华人女歌手如梅艳芳,陈慧娴,林忆莲,王菲,陈慧琳等人小有作为,但都没能打入日本主流音乐圈。其中比较亮眼的是徐若萱1998年担任主唱的“黑色饼干”组合在日本连发三张唱片,每张唱片售出100万张。

据悉,2003年的女子十乐坊,2005年有“中国来的小野丽莎”之称的巫慧敏有机会登上红白舞台。女子十二乐坊在日本的知名度比中国要高,而且她们是红白史上第二支纯演奏乐队。

在日本乐坛史上的华裔艺人中,能够迅速窜红且被邀参与红白歌会,继邓丽君之后就只有女子十二乐坊了。她们在日本首张唱片就卖出了150万张。红白当晚,她们演奏了一曲纯音乐《奇迹》,然后再与SMAP破天荒合作演出大热作品《世上唯一的花》作为当晚的压轴节目。

巫慧敏的知名度相对而言较弱,她在日本发行的专辑主要以中文为主,而2005年的红白她是以转播的形式在上海和日本的松任谷由实、韩国的林亨住以及一位新加坡歌手一起表演歌曲《Smile ag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