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建筑大师》

2012年11月18日 至 2012年11月19日 ,2012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建筑大师》在 首都剧场 精彩上演。

基本信息

2012.11.18 - 2012.11.19

首都剧场

暂无

演出详情

2012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建筑大师》

原  著:易卜生(挪威)

翻  译:张南

导  演:林兆华

舞美设计:易立明

主  演:濮存昕、陶虹

《建筑大师》是易卜生64岁时完成的作品。从手稿中反常的大量小错误和省略来看,恐怕是他以极快的速度完成的。《建筑大师》在欧洲出版前被寄予很大期待,但后来被认为是易卜生最具争议性的作品,因为它让各国的读者都无比困惑。

 

《建筑大师》

《建筑大师》

 

在易卜生的作品中,索尔尼斯这个人物是他第一次接近自画像的尝试。易卜生一直把自己看作一个建造者,并把自己的戏剧比作建筑作品。正如索尔尼斯一样,易卜生惧怕从高处向下或从平地向深渊中看,这种恐惧更随着他的衰老而日益加重。索尔尼斯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可以随时牺牲那些他身边最亲近的人的利益。他向往又惧怕青春,他的内心审美与道德交战——这一切都是易卜生本人所具有的特质。

 

《建筑大师》

《建筑大师》

 

有人认为《建筑大师》是易卜生私生活的曝光,也有人说剧本是大师对自己一生的回忆、总结和评判。与之前的现实主义社会问题剧作《玩偶之家》、《人民公敌》不同,《建筑大师》是易卜生颠覆自我的转型之作,他自此开始踏上解剖人物内心世界的象征主义道路。在创作《建筑大师》之前,易卜生写了一首诗来整理他的思绪,其中有这四句:“在那废墟下面埋藏着一件珍宝/它的光辉纵使烈焰也无法压抑/他和她,只是虔诚地寻找/直到他或她将它找到”。这件废墟下面的珍宝是什么?建筑大师索尔尼斯的攀登与坠落,和生活在今日世界的我们,有什么关系?答案在每个人的心里。

 

《建筑大师》

《建筑大师》

 

剧情简介

《建筑大师》讲述了一位毁灭性的天才——索尔尼斯的故事。一场神秘的大火成就了他成为建筑大师的梦想,功成名就的他在晚年渴望登上巅峰。超常的活力、不羁的魅力吸引了年轻女子簇拥在他身边;年迈的大师行走在道德的边缘,对青春无限向往,但又惧怕青春的威胁。惹人艳羡的声誉背后,索尔尼斯的生活并不快乐。

 

《建筑大师》

《建筑大师》

 

妻子艾琳始终无法摆脱大火带给她的创伤,家庭中的气氛也因她而变得沉闷压抑。年轻女助手开雅被索尔尼斯所吸引,和他关系暧昧。绘图员瑞格纳逐渐展露出建筑设计才华,令大师倍感压力。瑞格纳也因未婚妻开雅迷恋索尔尼斯而对他怀有敌意。瑞格纳的父亲当年是索尔尼斯的老板,但后来变成他的下属,临终前只希望儿子能有一个出头的机会。十年前跟大师有着秘密约定的希尔达突然出现,她是天使?是烈焰?是猎食的鹰?还是梦想与欲望的化身?大师心中沉睡多年的国度被唤醒,深藏已久的秘密被揭开,他正一步步走向生命的巅峰……

导演林兆华

林兆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1984年至1998年任北京人艺副院长。现任北京大学戏剧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中国传媒

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兼职与客座教授。他早期作为演员进入北京人艺,70年代末开始担任导演,至今已导演约七十部舞台作品。林兆华在80年代初期至中期与剧作家高行健的合作《绝对信号》(1982)、《车站》(1983)、《野人》(1985)引发中国80年代的实验戏剧风潮,这些作品从戏剧文学、剧场形式和思想内容都突破传统中国式的现实主义戏剧,正式开启中国当代戏剧进入现代主义阶段的大门。从90年代起,他与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剧作家过士行合作《鸟人》(1993)、《棋人》(1995)、《渔人》(1997)、《厕所》(2004)、和《活着还是死去》(2007)等剧目,这些作品被视为对中国当代社会发出最深切的反省,引起国内外文化界的关注。

主演濮存昕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一级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

1953年出生在一个具有浓郁艺术氛围的家庭。16岁插队下乡,1977年回到北京,进入空政话剧团,正式开始他的戏剧表演生涯。9年后,濮存昕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1989年,36岁的濮存昕在电影《最后的贵族》中出演男主角,这是他第一次出演男主角。得到谢晋导演的肯定和称赞后,1991年,他又在《清凉寺的钟声》中成功扮演了俊逸脱俗明镜法师。1996年,电视连续剧《英雄无悔》使濮存昕家喻户晓,他塑造的警察形象得到千家万户的喜爱和赞同。

进入人艺的20年来,无论是贵族气质曹操还是文绉绉的李白和哈姆雷特,无论是人间英雄般的公安局长高天还是天然淳朴的农民白嘉轩,荧屏之中和舞台之上的濮存昕极力追求一种自然的创作状态,成功塑造了身份多样的和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

2000年,作为演艺明星,濮存昕第一个毫不犹豫地坦然担当“预防爱滋病宣传员”。6年来,他始终积极地扮演着自己的社会角色,为众多公益事业担任代言人,真诚地呼吁人们对社会弱势群体关怀。

继话剧《白鹿原》的成功演出后,濮存昕一面进行该剧在西安的巡演,一面紧锣密鼓地和导演林兆华、著名硬是演员陶虹排演戏剧大师易卜生的晚年巨作《建筑大师》。一向执着追求话剧表演艺术的他为寻找最合适的表演状态,在排练中反复尝试用各种风格去演绎角色。这一次,他期待在《建筑大师》中追求舞台表演上的艺术突破,向观众呈现一个全新的濮存昕。

主演陶虹

中国国家话剧院青年演员,著名影视演员。

十年的运动员生涯中,陶虹取得了骄人的成绩。1993年,陶虹被姜文发现,出演了《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女二号于北蓓。两年后,她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开始了她新的职业生涯。

1996年,她在香港银都和中央电视台合拍的迎97电视连续剧《香港的故事》中饰演少女阿带。1997年,她被陈国星导演相中,在电影《黑眼睛》中扮演盲女丁力华一角,这为第一次当主角的陶虹带来叙利亚第十届大马士革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九八年度华表奖最佳女演员、第十八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电影表演家协会“九八年度最佳演员”奖和法国第二届多维尔亚洲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之后的8年里,陶虹先后饰演了电视连续剧《康熙微服私访记》中的锦红(1997);《离婚》中的小马太太(1998);《春光灿烂猪八戒》中的小龙女(1999);《中华第一保镖——杜心武》中的碧珠格格(2000);《空镜子》中的孙燕(2001)等一系列家喻户晓的角色。她出演的电影《红色小提琴》(1997);《美丽新世界》(1998);《天使不寂寞》(2001);《极度险情》(2002)也被观众深深喜爱,电影《美丽新世界》中女主角金芳获得1999年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2005年,陶虹重新回到话剧舞台,继话剧《厕所》后,又和先生徐峥演出《最后一个情圣》。日前她正在排练下一部大戏《建筑大师》。在这部戏中,她将和著名导演林兆华、演员濮存昕合作。她本人很期待这次的合作能带来话剧舞台上的独特火花。

媒体评论:

此剧的表演方法无疑是冒犯观众的欣赏习惯的。它因涵容了多重意蕴而给观剧带来了一反常态的智性难度,却绝非毫无道理的一头雾水。当泥塑般的众人仰望着建筑大师索尔尼斯从高楼坠落,小陶虹饰演的希尔达却兴奋得涨红了双颊,狂喜地呼喊着:“可是他究竟爬到了顶上!我还听见空中竖琴的声音呢。我的——我的建筑大师!”静默。剧终。戏,便如此地成了。——著名戏剧评论人 李静《北京青年报》

舞台上方是一个倾斜的白色屋顶,舞台上只摆着一只红色沙发和一张玻璃小桌。濮存昕(《建筑大师》中索尔尼斯的扮演者)在一个半小时的演出里,几乎一直呆在红沙发上。他舒展地半躺在沙发上,眼皮略微下垂,时而愤怒时而悲伤地和来来往往的演员们对话。很多观众感觉濮存昕是坐在那里自言自语,信马由缰地念着台词。濮存昕就这样坐了一个半小时,让台下不少观众面面相觑,而他自己却认为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北京娱乐信报》

演员尽可能的“静止雕塑式的表演和冷静疏离式的传诵台词”,逼近了林兆华所追求的“静态话剧”意图。易立明的舞台设计也服从此一目的:空荡荡的黑白两色几何空间,一把带脚凳的火红色单人沙发,一张活动玻璃几,一个容纳次要角色的出人意料的凹间,就是全部。空间转换完全依赖观者的想象。——《北京青年报》

专业人士对林兆华的导演手法大加赞赏,认为濮存昕和陶虹的表演自然解放,彻底突破了过去的表演陈规。在剧组谢幕之时,掌声雷动,曾经导演过贺岁喜剧“麻花2”的年轻导演邵泽辉激动地冲到舞台上喊出了“大导万岁”。(林兆华被业内人士和媒体尊称为“大导”)

舞台不再有喧宾夺主之嫌,一把红椅子、逼仄的大背板以及最后打开的天梯十分凝练,象征意味恰到好处。很多时候濮存昕只是坐在椅子上说话,至多腿搁在脚蹬上或者放下来,虽然他内心在经历风暴,身上却没有剧烈的动作。当他开口时,别的角色也同时加了进来,造成一种和声般的效果。

当小陶虹(神秘女子希尔达的饰演者)不期而至时,沉闷的空气改变了,她像一只小鹿般撩拨起老人青春的意绪,然而他们之前的谈话恐怕又要让人失望了。他们确乎只是在谈,言语中不夹杂一个“爱”字,既没有彼此的思念,也没有肉体的欲望,身体也始终保持着距离,但是通过语言——仅仅是语言,这种忘年恋不仅可能而且已然超乎了世俗爱情的狭隘。

导演的意图非常明显,建筑大师和他身边的人在进行着一场心智的较量,他们自顾吐露着心迹,都听不到别人的声音。这种舞台意识流的手法又着实有些大胆,来捕捉情节的观众一定是有些茫然了。——自由戏剧评论人 颜榴

对易卜生晚年这部众说纷纭、歧义丛生的寓意剧,林兆华刻意动中求静,取消了演员大幅度的形体动作与夸张的表情,追求一种“自然的表演”,要在当下浮躁的戏剧环境中为观众呈现一台“静态戏剧”。扮演建筑大师索尔尼斯与年轻姑娘希尔达的,是当红影视剧三栖明星濮存昕和陶虹。演出中心自然集中在他们两人的对手戏上。但从某种程度上,希尔达也可以说是索尔尼斯复苏了的青春活力、野心与奔放的情感世界的化身。因此全剧仿佛变成了精力衰竭又野心未死的索尔尼斯矛盾重重的内心独白。敏感的观众可以在人物的意识流动中,去体味那对立两极不断撞击所造成的眩晕感,以及在表层的爱情、婚姻、道德、代沟(不同时代的人的冲突)多重博弈背后的情感深度。

《建筑大师》的舞台景观显得异常明净、简洁,一架陡峭的长梯,从台板直伸向舞台顶端。那高接云端的高塔,那令人渴望又令人恐惧的顶点,是建筑大师索尔尼斯超常的活力、不羁的魅力象征?是梦想的通天塔?欲望的陷阱?是通向生命巅峰也通向死亡深渊的巨大神秘?——林克欢 中国著名戏剧学家

林兆华版的《建筑大师》无疑是紧扣着大师的内心或说是意识流和周围的各种象征力量来呈现的。首先,简约抽象的舞台设计,一个充满现代感的几何形空间和仅有的一个红色沙发,明确地在视觉上告诉观众,这是一个抽离了现实和故事的精神空间。其次在舞台调度上和演员表演上,导演也采用了极其简化和概念化的方式:扮演大师的濮存昕念台词的方式时而若有所思,时而癫狂,时而喃喃自语,让习惯于看情节进展的观众颇为疑惑不解。濮存昕从未离开舞台半步,其他的人物倒是完全随意地快速出现、快速消失,似乎以大师的意志为转移——但我认为这正是林兆华想要表现的重点:这个舞台就是大师索尔尼斯的意识流!这样的呈现角度,为我们理解《建筑大师》提供了一种直接、现代的方式。

《建筑大师》是易卜生作品中被公认为最难理解也最具争议的一部。或许正是这种特性,使得呈现它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林兆华的版本简洁明晰、充满现代感的表达方式,风格强烈的个人色彩,实际上将易卜生变成了“林卜生”。

谢幕的时候看到林兆华走上台来,我忽然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如果坐在台上的索尔尼斯,是以他的形象、气质和说话方式来呈现的话,那他和希尔达的对手戏,会不会更有冲击力呢?——《北京青年报》记着 刘净植

想到《建筑大师》,想到建筑大师索尔尼斯如流水般的、沉静的台词,我们看到的是索尔尼斯内心隐匿着的无限的对于青春、活力、激情和成就的钟爱与眷恋。想到林兆华,想到他每一部戏带给这个艺术的冲击和震撼,想到他的巨大成就,想到他已古稀的年龄,也许我们应该突然明白一点,林兆华不就是一个建筑大师吗?

但从他不断的探索精神来看,林兆华却未必就是那个索尔尼斯。——来自观剧者的博客日志

如果我未曾遇到林兆华,我也许终身很难实现这些戏剧主张。林兆华打动我的正是他那种毫不张扬的、天生的艺术家的秉赋。他导演构思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他不企图运用舞台手段去解读观念,而总是诉诸直觉唤起的舞台形象。林兆华不在舞台上大费力气去制造生活的幻觉,而是用最简洁的手段调动演员和观众的想象力,在光光的舞台上建立一种心理情境。他把戏曲表演中那种虚拟的手段巧妙地运用到话剧舞台上,将舞台上的假定性和真实感结合得不露痕迹。——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高行健

2012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建筑大师敬请期待!

温馨提示:学生票凭本人学生证入场。

注: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儿童项目除外),1.2米以上儿童需持票入场。

相关领域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