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张国荣逝世十周年:风继续吹—张国荣经典音乐视听演奏会

2013年4月1日 ,纪念张国荣逝世十周年:风继续吹—张国荣经典音乐视听演奏会在 世纪剧院 精彩上演。

基本信息

2013.04.01

世纪剧院

暂无

演出详情

纪念张国荣逝世十周年:风继续吹—张国荣经典音乐视听演奏会

国内顶级演奏家,特邀讲述人--余少群。

十余首张国荣经典歌曲,一月试演感动全场,十周年当晚最温暖缅怀,多媒体重现绝代风华,舞美灯光营造顶级视听。

纪念张国荣逝世十周年:风继续吹—张国荣经典音乐视听演奏会

演奏家现场演奏,音乐凄美引发共鸣

张国荣于1956年9月12日在香港出生。2003年4月1日,张国荣就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在他有生的43年中,为华语电影和乐坛留下了永恒的辉煌,成为几代人心中最经典的传奇。今年的4月1日,是他离开我们整整十周年,云和重奏团将1月4日曾经试演了三场的纪念张国荣的演奏会重新升级改版为大型视听演奏会,特别纪念和缅怀这位巨星。

张国荣经典音乐视听演奏会发布现场

这群演奏家们是一群活跃于国际舞台的国内顶级演奏家,王弢作为领衔演奏家更是倾尽全力做好这场演出。王弢是国内顶级单簧管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副教授,曾获第18届台湾金曲奖最佳流行演奏专辑。曾担任尚雯婕上海古典音乐演唱会音乐总监、陈楚生古典流行演唱会音乐总监。参加“北京国际现代音乐节”演出若干场,是一位在艺术上造诣非常高的演奏家。此次演奏会他称,甘当配角,哥哥及哥哥的粉丝才是演奏会真正的主角。

张国荣经典音乐视听演奏会发布现场

试演的三场迷你演奏会给了歌迷深深的感动,很多荣迷同时成为了云和重凑团的乐迷。此次发布会,虽然无法把演奏会众多演奏家一一请到现场,但是仍然请到了三位演奏家作为代表演奏了张国荣一首非常有代表性的曲目,很多人也是因为这首歌而认识了张国荣。这首歌出自于1983年张国荣同名专辑,同样也是张国荣1991年主演的《纵横四海》的主题曲。在1989年的演唱会张国荣演唱时用情极深,在现场几度哽咽潸然泪下的画面,相信每个歌迷在现在想起来都记忆犹新。

余少群娓娓述说,情到深处不禁开唱

余少群,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武汉市艺术学校汉剧专业。2008年因出演陈凯歌导演电影《梅兰芳》成名,并凭借此片获得金马奖、华表奖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新人奖。代表作品有:电视剧《苍穹之昴》、《武则天秘史》、《百花深处》、《大戏法》、《隋唐英雄》;电影《梅兰芳》、《新少林寺》、《功夫咏春》、《倩女幽魂》、《建党伟业》、《辛亥革命》、《守望者·罪恶迷途》、《地下室惊魂》、《爱情不NG》、《止杀令》;话剧《风雪夜归人》等。此次受邀担任本次演奏会讲述人,将以一名最普通的歌迷视角,以娓娓道来的漫谈形式,与观众一起分享、交流其对哥哥及哥哥曲目的最真挚情感,以及在当天那个最特别纪念日里的缅怀之情。

“余少群”发布会现场

余少群与哥哥之间其实有很多相关之处的,比如同样和陈凯歌导演合作过,并且参演的电影都有非常重要的戏曲元素,同样出演过《倩女幽魂》并饰演宁采臣一角。冥冥中也是一种缘分。但是余少群却表示,刚刚接到演奏家们邀请的时候有些受宠若惊,并有些担心犹豫。他担心大家对他讲述人的身份并非恰如其分,是主办方和演奏家们的鼓励让他有了勇气,作为一个歌迷来参加这样一个歌迷间的聚会。余少群表示,我们都希望和荣迷像一家人一样聊天和分享,分享和回顾一些有关哥哥的点点滴滴,有关我们大家最难以忘却的那个年代中的故事。

“余少群”发布会现场

在发布会的现场,余少群说起对哥哥的热爱及思念,说起哥哥生前的点点滴滴,情到深处不禁唱起他最喜欢的张国荣的歌曲,戏曲专业出身的他表示,非常喜欢张国荣,喜欢张国荣的作品,更是非常喜欢唱张国荣的歌曲,作为粉丝一直为哥哥的离开而伤心。

“余少群”发布会现场

该演奏会虽然仅在世纪剧院于4月1日上演一天,但是很多荣迷纷纷表示期待能够巡演,希望能够多演出几场。此次演出旨在期望为北京和内地的歌迷们提供一个能够集体缅怀张国荣的机会和平台,提供一个让荣迷共同度过这个特别的日子的场所。

国内顶级演奏家简介

领衔演奏、单簧管演奏家:王弢

著名单簧管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副教授。

获第18届台湾金曲奖最佳流行演奏专辑。

自15岁起活跃于国内舞台,先后参加演出百余场,在众多城市举行过独奏音乐会。

被众多业内人士赞誉为“极富热情、舞台感染力强,拥有精湛技术,独具个性的青年演奏家”。

和著名二胡演奏家马晓辉合作“单簧管与二胡的对话”在全国多地区上演,获得一致好评。2005年王弢组建单簧管室内乐团,同时组建了“云和四重奏”的重奏组,大力发展单簧管作品中的室内乐作品。同年,上演了共三十余首作品。

2006年王弢带领“云和四重奏”在北京、武汉、成都、深圳等城市进行巡回演出,进一步带动了单簧管室内乐的发展和推广。同年王弢在“北京现代音乐节”国内首演三首新作品,获得好评。8月与中国爱乐中优秀演奏家合作赴威海演出,获得一直好评。

2008年出版首部小说《走啊,走啊,心动》。2009年担任尚雯婕上海古典音乐演唱会音乐总监。

2009年在“北京现代音乐节”上演奏低音单簧管的现代作品,同时也与“云和四重奏”合作演出了众多现代音乐作品。2010年担任陈楚生古典流行演唱会音乐总监。参加"北京国际现代音乐节"演出若干场。

2011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国新英格兰音乐学院深造,师从单簧管大师理查德·斯托兹曼教授。同年发行当代中国室内乐单簧管作品专辑《阿含》以及跨界音乐作品《清水章》。

自2003年起,与中国著名作曲家陈欣若合作,录制了五张流行单簧管演奏专辑。专辑由台湾原动力唱片有限公司发行。其中,2004年发行的第二张唱片《赤子花园-没事儿》获第16届台湾金曲奖最佳流行演奏专辑提名;

第四张《送你冬日蓝》获第18届台湾金曲奖最佳流行演奏专辑。

2009年与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合作,出版发行流行单簧管专辑《清水章》。

2013年1月再度与中国著名作曲家陈欣若合作,由台湾原动力唱片有限公司发行第六章专辑《爱无界》。

大提琴:朱牧

著名大提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大提琴副教授

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大提琴学科主任

5岁开始学习大提琴,先后师从胡国尧、宋涛教授。2002年中央音乐学院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

2005-年考入德国柏林音乐学院,师从StephanForck教授,2007年以全优的成绩圆满获得硕士学位。同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德累斯顿音乐学院,师从WolfgangEmanuelSchmidt教授,于2010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德国音乐最高学历-演奏家学位。

获中央音乐学院第四届大提琴比赛第一名、第四届全国大提琴比赛重奏组第一名、2006德国拜罗伊特国际比赛中获奖等。

多次担任中国少年交响乐团、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及柏林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大提琴首席,且随乐团在柏林爱乐大厅以及柏林音乐厅举办音乐会。

多次在中国、德国、荷兰、意大利、加拿大、美国、日本、韩国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独奏与室内乐音乐会

1998、1999年亚洲青年管弦乐团赴欧洲、日本、加拿大、美国、香港等地巡回演出;2001年经指挥大师迪图瓦亲自挑选参加日本太平洋音乐节,并担任太平洋音乐节管弦乐团大提琴声部首席;2002、2003年再度应邀赴日本参加太平洋音乐节;2003、2004年参加德国Schleswig Holstein音乐节,与著名指挥家埃申巴赫、杰捷耶夫、小泽征尔、库特·马祖尔等合作演出。

作曲、钢琴:陈欣若

青年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

1978年1月24日生于湖北武汉。199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罗新民教授。

自2003年起,与中国着名单簧管演奏家王弢合作,录制了五张流行单簧管演奏专辑,并在其中担任全部曲目的作曲以及钢琴演奏。专辑由台湾原动力唱片有限公司发行。其中,2004年发行的第二张唱片《赤子花园-没事儿》获第16届台湾金曲奖最佳流行演奏专辑提名;第四张《送你冬日蓝》获第18届台湾金曲奖最佳流行演奏专辑。2009年与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合作,出版发行流行单簧管专辑《清水章》。

2006年与龙马世纪公司合作,为大型三维动画片《精灵世纪》创作片头曲、插曲与片尾曲。其中片尾曲《霞光》曾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2007年4月,担任电影《天下第二》的配乐工作并创作片尾曲《天下第二》。2008年11月起,先后为尚雯婕2009上海演唱会、尚雯婕2009北京演唱会、广州演唱会、王菲2010巡回演唱会、陈楚生2010北京演唱会进行管弦乐编曲。2011年与中国爱乐乐团合作,为“冯小刚电影音乐会”进行管弦乐编曲。

2009年8月,与青年单簧管演奏家王弢赴台湾参加台湾生命动能协会主办的“2009年生命动能萤火虫爱放电”慈善演出。获得台湾观众的强烈好评。

2009年10月,担任后现代多媒体古典乐舞“概念四大美女”器乐板块的作曲、编曲。

2012年写作教材《歌曲创作技法》,该教材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3年1月由台湾原动力唱片有限公司发行第六章专辑《爱无界》,在这张专辑中大胆引用民乐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再度拓展了音乐风格的边界。

小提琴:彭珂

彭珂自幼学习小提琴,12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本科,师从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教授,李向阳教授。

后就职于中国交响乐团,2000年加盟中国爱乐乐团。

2002年,获德意志学术交流学会DAAD全额奖学金赴德留学,进入吕贝克高等音乐学院深造,师从小提琴家诺拉.查斯平教授。在德期间,获玛丽--路易斯·英布什最高奖,并考入吕贝克爱乐乐团。200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国爱乐乐团助理首席。

双排键:沈媛

青年管风琴、电子管风琴演奏家

中央音乐学院教师

国际演奏家级别获得者

世界上第一位电子管风琴博士

2000年获全国比赛少年组第一名、亚洲国际比赛少年组最杰出演奏奖。

2001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电子管风琴专业。

2002、2005、2006年获得三次全国比赛成人组第一名。

2002年亚洲国际比赛成人组第一名。

2006年世界国际电子琴比赛第四名。

2007年获YAMAHA国际音乐资格认证演奏家级别,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非日本国籍演奏家。

2007年7月以优秀毕业生身份硕士毕业,留中央音乐学院任教。

2007年11月,考入日本东京圣德大学电子管风琴博士课程。

2010年,扶轮社米山纪念奖学金获得者。2010年,北京电管风琴国际比赛第一名。

至今发表出版物《管风琴演奏艺术》、DVD《感恩绽放-沈媛博士归国音乐会》。

沈媛不仅可以出色的诠释古典音乐,并且涉足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多种音乐风格。近年来,沈媛已经多次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荷兰国际管风琴音乐节、圣巴弗大教堂、日本各大城市、泰国、马来西亚等地举办了近百场各种形式的音乐会,其中个人独奏音乐会四十余场。

古筝:苏畅

青年古筝演奏家,现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

2002年“龙音杯”国际大赛古筝少年专业组金奖、2002年中国第一届民族乐器独奏比赛少年专业组金奖、2007年CCTV民族器乐大赛弹拨组金奖得主。

2006年保送升入中央音乐学院本科,2010年保送升入研究生。

五岁开始学琴,六岁师从著名古筝教育家尹长平教授,,1996年师从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周望教授至今。

苏畅的演奏风格刚健有力、稳重端庄,气魄雄浑、意境深刻,音色醇美、韵味浓郁,加之娴熟的技术和技巧,因此驾驭各种形式和题材的作品游刃有余。

苏畅曾应邀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交响乐团、青岛交响乐团、贵阳爱乐乐团、武汉爱乐乐团、厦门爱乐乐团、昆明交响乐团、天津交响乐团等合作演出。她也曾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瑞士,奥地利,匈牙利,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地参加独奏,协奏曲演出,并与德国YoungEuroclassic室内乐团、美国洛杉矶联合交响乐团,美国洛杉矶青年交响乐团,美国Youtube交响乐团,苏黎世青年乐团合作,受到热烈好评。

她的专辑《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年--中山装》于2010年在美国发行。2012年苏畅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首演了叶小纲先生的古筝与室内乐作品《巴松错》和王丹红女士的古筝协奏曲《如是》,获得热烈反响。

她还为《古筝速成演奏法》、《古筝基础教程》等多部教学光盘作示范演奏。此外,《musical乐器》杂志、《CulturalExchange》中外文化英文杂志、音乐周报,中国音乐报、文艺中国、小演奏家等对苏畅进行过专访及报道。并荣登2008年(七月)《musical乐器》杂志的封面人物。她陆续为电影、电视剧作品录制音乐,如《柳如是》、《后宫》、《搜神记》、《灵珠》等等。

打击乐:刘锐

青年打击乐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讲师、敲击魔法创始人、EMM首席项目执行。

1985年出生于山西省太原市音乐世家。其父刘雪林先生从事打击乐教育多年,培养了很多打击乐方面的人才。刘锐6岁起随钢琴艺术家蔡妮老师学习钢琴,9岁随父亲学习打击乐器,10岁首次登台表演。99年,以专业第一名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先后师从于刘瑛老师、刘刚老师。2000年,入选中国少年交响乐团并担任打击乐首席至2005年毕业。2005年,又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于刘刚老师。同年入选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并担任打击乐首席。2009年,被保送至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师从于刘光泗教授,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兼读演奏及理论双方向,硕士课题研究方向全国首个研究婴幼儿打击乐启蒙及普击打击乐教育。2012年个人第一套幼儿打击乐教学体系《敲击魔法》问世,同时个人编着的《敲击魔法》教材也开始热卖,填补了中国大陆地区幼儿打击乐启蒙课程的空白,刘锐多年积累了奥尔夫,达尔克罗兹和柯达伊的教学法和一线教学经验,更多的针对中国大陆乃至全球的幼儿音乐启蒙和打击乐启蒙进行研发并且延展出多种具有革命性的音乐启蒙方式。现在致力于研发编写托宁鼓教育中的早期音乐教育的教材与师资培训。

主办:北京世纪华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统筹:宽友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出品人:汪鹏飞 陈松 刘怡   策划:汪鹏飞 刘怡

舞美设计:常疆  灯光设计:高捷  多媒体设计:杨帆

平面设计:国斐  宣传统筹:张卢璐   票务统筹:谭昊  舞台监督:郭旭

艺人团体介绍

国内顶级演奏家简介

领衔演奏、单簧管演奏家:王弢

著名单簧管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副教授。

获第18届台湾金曲奖最佳流行演奏专辑。

自15岁起活跃于国内舞台,先后参加演出百余场,在众多城市举行过独奏音乐会。

被众多业内人士赞誉为“极富热情、舞台感染力强,拥有精湛技术,独具个性的青年演奏家”。

和著名二胡演奏家马晓辉合作“单簧管与二胡的对话”在全国多地区上演,获得一致好评。2005年王弢组建单簧管室内乐团,同时组建了“云和四重奏”的重奏组,大力发展单簧管作品中的室内乐作品。同年,上演了共三十余首作品。

2006年王弢带领“云和四重奏”在北京、武汉、成都、深圳等城市进行巡回演出,进一步带动了单簧管室内乐的发展和推广。同年王弢在“北京现代音乐节”国内首演三首新作品,获得好评。8月与中国爱乐中优秀演奏家合作赴威海演出,获得一直好评。

2008年出版首部小说《走啊,走啊,心动》。2009年担任尚雯婕上海古典音乐演唱会音乐总监。

2009年在“北京现代音乐节”上演奏低音单簧管的现代作品,同时也与“云和四重奏”合作演出了众多现代音乐作品。2010年担任陈楚生古典流行演唱会音乐总监。参加"北京国际现代音乐节"演出若干场。

2011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国新英格兰音乐学院深造,师从单簧管大师理查德·斯托兹曼教授。同年发行当代中国室内乐单簧管作品专辑《阿含》以及跨界音乐作品《清水章》。

自2003年起,与中国著名作曲家陈欣若合作,录制了五张流行单簧管演奏专辑。专辑由台湾原动力唱片有限公司发行。其中,2004年发行的第二张唱片《赤子花园-没事儿》获第16届台湾金曲奖最佳流行演奏专辑提名;

第四张《送你冬日蓝》获第18届台湾金曲奖最佳流行演奏专辑。

2009年与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合作,出版发行流行单簧管专辑《清水章》。

2013年1月再度与中国著名作曲家陈欣若合作,由台湾原动力唱片有限公司发行第六章专辑《爱无界》。

大提琴:朱牧

著名大提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大提琴副教授

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大提琴学科主任

5岁开始学习大提琴,先后师从胡国尧、宋涛教授。2002年中央音乐学院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

2005-年考入德国柏林音乐学院,师从StephanForck教授,2007年以全优的成绩圆满获得硕士学位。同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德累斯顿音乐学院,师从WolfgangEmanuelSchmidt教授,于2010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德国音乐最高学历-演奏家学位。

获中央音乐学院第四届大提琴比赛第一名、第四届全国大提琴比赛重奏组第一名、2006德国拜罗伊特国际比赛中获奖等。

多次担任中国少年交响乐团、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及柏林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大提琴首席,且随乐团在柏林爱乐大厅以及柏林音乐厅举办音乐会。

多次在中国、德国、荷兰、意大利、加拿大、美国、日本、韩国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独奏与室内乐音乐会

1998、1999年亚洲青年管弦乐团赴欧洲、日本、加拿大、美国、香港等地巡回演出;2001年经指挥大师迪图瓦亲自挑选参加日本太平洋音乐节,并担任太平洋音乐节管弦乐团大提琴声部首席;2002、2003年再度应邀赴日本参加太平洋音乐节;2003、2004年参加德国Schleswig Holstein音乐节,与著名指挥家埃申巴赫、杰捷耶夫、小泽征尔、库特·马祖尔等合作演出。

作曲、钢琴:陈欣若

青年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

1978年1月24日生于湖北武汉。199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罗新民教授。

自2003年起,与中国着名单簧管演奏家王弢合作,录制了五张流行单簧管演奏专辑,并在其中担任全部曲目的作曲以及钢琴演奏。专辑由台湾原动力唱片有限公司发行。其中,2004年发行的第二张唱片《赤子花园-没事儿》获第16届台湾金曲奖最佳流行演奏专辑提名;第四张《送你冬日蓝》获第18届台湾金曲奖最佳流行演奏专辑。2009年与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合作,出版发行流行单簧管专辑《清水章》。

2006年与龙马世纪公司合作,为大型三维动画片《精灵世纪》创作片头曲、插曲与片尾曲。其中片尾曲《霞光》曾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2007年4月,担任电影《天下第二》的配乐工作并创作片尾曲《天下第二》。2008年11月起,先后为尚雯婕2009上海演唱会、尚雯婕2009北京演唱会、广州演唱会、王菲2010巡回演唱会、陈楚生2010北京演唱会进行管弦乐编曲。2011年与中国爱乐乐团合作,为"冯小刚电影音乐会"进行管弦乐编曲。

2009年8月,与青年单簧管演奏家王弢赴台湾参加台湾生命动能协会主办的“2009年生命动能萤火虫爱放电”慈善演出。获得台湾观众的强烈好评。

2009年10月,担任后现代多媒体古典乐舞“概念四大美女”器乐板块的作曲、编曲。

2012年写作教材《歌曲创作技法》,该教材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3年1月由台湾原动力唱片有限公司发行第六章专辑《爱无界》,在这张专辑中大胆引用民乐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再度拓展了音乐风格的边界。

小提琴:彭珂

彭珂自幼学习小提琴,12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本科,师从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教授,李向阳教授。

后就职于中国交响乐团,2000年加盟中国爱乐乐团。

2002年,获德意志学术交流学会DAAD全额奖学金赴德留学,进入吕贝克高等音乐学院深造,师从小提琴家诺拉.查斯平教授。在德期间,获玛丽--路易斯.英布什最高奖,并考入吕贝克爱乐乐团。200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国爱乐乐团助理首席。

双排键:沈媛

青年管风琴、电子管风琴演奏家

中央音乐学院教师

国际演奏家级别获得者

世界上第一位电子管风琴博士

2000年获全国比赛少年组第一名、亚洲国际比赛少年组最杰出演奏奖。

2001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电子管风琴专业。

2002、2005、2006年获得三次全国比赛成人组第一名。

2002年亚洲国际比赛成人组第一名。

2006年世界国际电子琴比赛第四名。

2007年获YAMAHA国际音乐资格认证演奏家级别,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非日本国籍演奏家。

2007年7月以优秀毕业生身份硕士毕业,留中央音乐学院任教。

2007年11月,考入日本东京圣德大学电子管风琴博士课程。

2010年,扶轮社米山纪念奖学金获得者。2010年,北京电管风琴国际比赛第一名。

至今发表出版物《管风琴演奏艺术》、DVD《感恩绽放-沈媛博士归国音乐会》。

沈媛不仅可以出色的诠释古典音乐,并且涉足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多种音乐风格。近年来,沈媛已经多次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荷兰国际管风琴音乐节、圣巴弗大教堂、日本各大城市、泰国、马来西亚等地举办了近百场各种形式的音乐会,其中个人独奏音乐会四十余场。

古筝:苏畅

青年古筝演奏家,现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

2002年“龙音杯”国际大赛古筝少年专业组金奖、2002年中国第一届民族乐器独奏比赛少年专业组金奖、2007年CCTV民族器乐大赛弹拨组金奖得主。

2006年保送升入中央音乐学院本科,2010年保送升入研究生。

五岁开始学琴,六岁师从著名古筝教育家尹长平教授,,1996年师从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周望教授至今。

苏畅的演奏风格刚健有力、稳重端庄,气魄雄浑、意境深刻,音色醇美、韵味浓郁,加之娴熟的技术和技巧,因此驾驭各种形式和题材的作品游刃有余。

苏畅曾应邀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交响乐团、青岛交响乐团、贵阳爱乐乐团、武汉爱乐乐团、厦门爱乐乐团、昆明交响乐团、天津交响乐团等合作演出。她也曾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瑞士,奥地利,匈牙利,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地参加独奏,协奏曲演出,并与德国YoungEuroclassic室内乐团、美国洛杉矶联合交响乐团,美国洛杉矶青年交响乐团,美国Youtube交响乐团,苏黎世青年乐团合作,受到热烈好评。

她的专辑《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年--中山装》于2010年在美国发行。2012年苏畅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首演了叶小纲先生的古筝与室内乐作品《巴松错》和王丹红女士的古筝协奏曲《如是》,获得热烈反响。

她还为《古筝速成演奏法》、《古筝基础教程》等多部教学光盘作示范演奏。此外,《musical乐器》杂志、《CulturalExchange》中外文化英文杂志、音乐周报,中国音乐报、文艺中国、小演奏家等对苏畅进行过专访及报道。并荣登2008年(七月)《musical乐器》杂志的封面人物。她陆续为电影、电视剧作品录制音乐,如《柳如是》、《后宫》、《搜神记》、《灵珠》等等。

打击乐:刘锐

青年打击乐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讲师、敲击魔法创始人、EMM首席项目执行。

1985年出生于山西省太原市音乐世家。其父刘雪林先生从事打击乐教育多年,培养了很多打击乐方面的人才。刘锐6岁起随钢琴艺术家蔡妮老师学习钢琴,9岁随父亲学习打击乐器,10岁首次登台表演。99年,以专业第一名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先后师从于刘瑛老师、刘刚老师。2000年,入选中国少年交响乐团并担任打击乐首席至2005年毕业。2005年,又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于刘刚老师。同年入选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并担任打击乐首席。2009年,被保送至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师从于刘光泗教授,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兼读演奏及理论双方向,硕士课题研究方向全国首个研究婴幼儿打击乐启蒙及普击打击乐教育。2012年个人第一套幼儿打击乐教学体系《敲击魔法》问世,同时个人编着的《敲击魔法》教材也开始热卖,填补了中国大陆地区幼儿打击乐启蒙课程的空白,刘锐多年积累了奥尔夫,达尔克罗兹和柯达伊的教学法和一线教学经验,更多的针对中国大陆乃至全球的幼儿音乐启蒙和打击乐启蒙进行研发并且延展出多种具有革命性的音乐启蒙方式。现在致力于研发编写托宁鼓教育中的早期音乐教育的教材与师资培训。

主办:北京世纪华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统筹:宽友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出品人:汪鹏飞 陈松 刘怡   策划:汪鹏飞 刘怡

舞美设计:常疆  灯光设计:高捷  多媒体设计:杨帆

平面设计:国斐  宣传统筹:张卢璐   票务统筹:谭昊  舞台监督:郭旭

相关领域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