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二-中国古琴新年音乐会

2012年1月3日 ,二零一二-中国古琴新年音乐会在 贺绿汀音乐厅 精彩上演。

基本信息

2012.01.03

贺绿汀音乐厅

暂无

演出详情

二零一二-中国古琴新年音乐会

一段在现实生活中已然遗忘的古老艺术,却是保留在我们的文化里,回荡三千年的传奇…… 

古琴之音,和雅高贵,悠远沉静,净心启智。

就在这个新年,让我们行吟【离骚】的绮丽,领略【广陵散】的铿锵,在【秋鸿】声中畅怀,奏一曲【流水】寻觅知音,共同迎接新的【阳春】。

【古琴简介】

古琴,亦称“七弦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相传为伏羲始创,历来文人修养中的“琴棋书画”,列其为首。孔子、蔡邕、嵇康等都以弹琴名世,司马相如以琴求偶,伯牙子期知音的故事,都传为美谈。

在中国传统乐坛上,琴被视为“八音之首”,“贯众乐之长,统大雅之尊”。2003年11月,中国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琴文化】

古琴音乐主要受儒家中正和平、温柔敦厚、「德音之谓乐」和道家顺应自然、大音希声、清微淡远等思想的影响。

中国乐器中很少像古琴那样具备一套完整的弹奏风格审美准则,早在六朝麴瞻提出对散音、泛音及按音音色的要求时已初步形成。而唐末五代之际的刘藉更在《琴议篇》中提出了“美而不艳、哀而不伤、质而能文、辨而不诈、温润调畅、清迥幽奇、忝韵曲折、立声孤秀”作为琴德的标准。

古琴的韵味虚静高雅,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因此,古琴艺术被称为琴道。

【古琴鉴赏】

古琴的样式种类繁多,最流行的琴式有:仲尼式、伏羲氏、连珠式、灵机式、落霞式、蕉叶式、神农式、凤势式、师旷式等。

唐代的琴,造型肥而浑圆。断纹以蛇腹断为多,也有冰纹断、流水断等。其表面漆灰则有墨、栗壳色两种,有朱红漆者皆为后人修补时所加。灰胎皆为纯鹿角灰。

宋代的琴,琴身扁而长大,尺寸大于传世唐琴,为北宋琴主要风格之一。南宋,除仿古之作外,体形则逐渐扁平狭小,尤其是仲尼式古琴,呈耸而狭之状,为南宋制琴的主要风格。宋代是唐以后制琴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官方甚至设局制琴,即所谓“官琴”。

经过了三千多年的丰厚积淀,从春秋、秦汉、唐宋、明清至今日,让我们随着古琴与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一段段精彩悠远的人文故事,用她醇和清宁的天籁之音,为您开启新年的祥瑞篇章!

【演出人员】中国古琴学会 朱晞、刘善教、唐健垣(香港)、徐君跃、马杰、张子盛、朱默涵、姚亮等。

【曲目】《阳春》、《离骚》、《广陵散》、《欸乃》、《醉渔唱晚》、《秋鸿》、《山居吟》、《西泠话雨》、《春风》、《流水》

二零一二中国古琴新年音乐会敬请期待!

注: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内,1.2米以上需持票进场。

相关领域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