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杨立新主演·话剧《戏台》

2017年12月2日 至 2017年12月3日 ,陈佩斯&杨立新主演·话剧《戏台》在 常州大剧院 精彩上演。

基本信息

2017.12.02 - 2017.12.03

常州大剧院

以演出现场为准

以场馆规定为准

演出详情

项目介绍

听爱新觉罗后裔讲故事,看两位老戏骨大变身

《戏台》编剧毓鉞,原名爱新觉罗·恒钺,是恭亲王的嫡系后裔。其幼年受到良好的文艺教育,擅长楷书、行书以及草书,书法更是爱新觉罗家族中的佼佼者--《戏台》人物海报中刚劲有力的"戏台"二字就可见一斑。身为编剧,又对清史了如指掌,毓鉞尤其擅长"严肃的戏说",电视剧《李卫当官》系列是他家喻户晓的代表作。如今执笔的舞台剧《戏台》,更是在天才般的幽默智慧当中讲述了一个关于文化传承的故事,编剧功力令人赞叹。

《戏台》之中,陈佩斯和杨立新同台搭戏成为最 大亮点,而二人各自演绎的角色也更为吸睛。一向擅长以小人物滑稽形象示人的陈佩斯,如今一改草根戏路,首次出演民国时期的"文化人儿"--戏班班主候喜亭。而杨立新更变身京剧死忠粉儿,蹭戏听戏自不必言,还对戏班后台规矩了如指掌,聊起戏来如数家珍。不仅如此,他身后还跟着一个妙龄"脑残粉儿",在戏里演绎错位中的"罗曼蒂克",看点十足。

话剧、戏曲并济,找乐、品戏皆宜

《戏台》以结构喜剧的方式呈现出一个深厚而有趣味的年代故事,"是中规中矩的喜剧上品"(--陈佩斯)。在戏里,五庆班侯班主突遇演出事故,混乱中又来了黑帮刘拐子难为班主。可刘拐子竟然也难一手遮天,不知不觉招惹了洪大帅。可这威猛慑人的洪大帅却和一个包子铺的伙计勾肩搭背,称兄道弟,令在场所有人匪夷所思……误会、巧合、计谋等喜剧技巧层层铺陈,以精巧的结构全面的将乱世时期的戏班后台展现在舞台之上。而故事又巧妙的将深受大众喜爱的喜剧形式同京剧传承这一主题相结合,在话剧舞台上向京剧致敬,好看又耐读。

《戏台》剧情看似荒唐可笑,实则寓意深长,加上唱词、方言等,戏味儿十足。来找乐的,戏有可乐处;来品戏的,戏有可品处。《戏台》不挑观众,任你博古通今,或者京剧票友;爱看话剧,甚或放松解压,都将不虚此行。观《戏台》可得喜剧之乐,悲剧之美,可得戏曲之韵、话剧之魂,可当场领受笑破肚皮的痛苦,也可慢慢体会五味杂陈的情味。以己之心观《戏台》,与人不同,亦不必与人同。意深亦趣,老少皆宜。

陈佩斯出任艺术总监:"下世纪的百年老店"

受邀出任北京喜剧院首位艺术总监,陈佩斯直言"重任在肩"。在谈到自己的工作时,陈佩斯笑言"我的主要工作就是保证喜剧院上演的剧目的艺术质量,这意味着我被剧目绑架了……但我愿意,我很快乐。"陈佩斯继而表达了自己对于喜剧院未来的期许,强调喜剧院应该"注重喜剧艺术作品风格的多样性以及作品的创造力,"海纳百川,不拘一格。北京喜剧院,要成为喜剧精品的汇聚地,喜剧佳作的孵化地,更要成为新人佳作的交流平台,成为一个能够满足百姓需要的高品质剧场。"如果我说的这些都能成真,"陈佩斯说,"北京喜剧院将是下世纪的百年老店。"

陈佩斯将舞台180°大翻转,《戏台》:台上见台,戏中有戏

《戏台》由国内著名编剧毓鉞执笔,讲述的是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期,戏班后台发生的一日故事。《戏台》一剧打破常规的舞台空间意识,将舞台进行180°大翻转,一向神秘的后台变成向观众开放的舞台、而惯常所见的舞台被虚化到"幕后"成为"画外"。在内容上,《戏台》以白话文写戏曲韵,以现代艺人演戏曲艺人,以现代话剧的形式包裹戏曲艺术的内容,向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京剧艺术致敬。《戏台》之上,对白混杂念白、台词穿插唱段,京戏和话剧在同一时空里融汇交合,互为推进。因此,《戏台》是一部"戏后戏",也是一部"戏中戏",可谓是"台上见台,戏中有戏"。

推"陈"出"新",携手登戏台;唱念做打,嬉笑话世间

以喜剧创作态度严谨著称的陈佩斯,《戏台》极大的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多年舞台实践中遇到不多的喜剧好文本。"而《戏台》一剧中所涉猎的广泛的文化背景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所需要的高超的导演方法和高难度的表演技巧,无疑对陈佩斯提出了一个更高的挑战,让陈佩斯更加珍惜这次宝贵的创作机会。

相关领域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