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韵】话剧《淮河新娘》

2017年4月14日 至 2017年4月15日 ,【春之韵】话剧《淮河新娘》在 安徽大剧院 精彩上演。

基本信息

2017.04.14 - 2017.04.15

安徽大剧院

以演出现场为准

以场馆规定为准

演出详情

【春之韵】话剧《淮河新娘》

【春之韵】话剧《淮河新娘》

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

2016年安徽省文化强省建设专项资金项目

安徽省十大演艺品牌剧目

【春之韵】话剧《淮河新娘》

淮河水滔滔流涌,淮河岸边一代代淮河儿女生生不息。

该剧以20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近60年的时间跨度,讲述了清末、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不同的历史时期淮河边上一座乡村的生命故事,塑造了河妹子等普通中国农民的群像,为救国、救天下苍生,男人们一个个离开了,女人们一次次送走亲人,苦苦守望着家园,苦苦等待着亲人归来,怀着期盼坚强地生活着,淮河水滔滔流涌,流淌着她们不尽的思念……一幕幕大生大死,大情大爱催人泪下,一幅幅凝重厚实的乡村历史画卷感撼人心,展现了伟大而无私的中国女性之美,吟歌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剧照赏析

【春之韵】话剧《淮河新娘》

【春之韵】话剧《淮河新娘》

【春之韵】话剧《淮河新娘》

【春之韵】话剧《淮河新娘》

【春之韵】话剧《淮河新娘》

【春之韵】话剧《淮河新娘》

【春之韵】话剧《淮河新娘》

【春之韵】话剧《淮河新娘》

【春之韵】话剧《淮河新娘》

【春之韵】话剧《淮河新娘》

【春之韵】话剧《淮河新娘》

【春之韵】话剧《淮河新娘》

【春之韵】话剧《淮河新娘》

【春之韵】话剧《淮河新娘》

【春之韵】话剧《淮河新娘》

【春之韵】话剧《淮河新娘》

浓郁的地域特色和跌宕起伏的剧情,创作方法以现实主义为主,融入象征、诗化、浪漫、写意以及多种现代戏剧表现手段,探索呈现一部具有史诗意义的话剧,为中国话剧舞台增添一部展现安徽风土人情的精彩剧目。

《淮河新娘》是安徽省话剧院继创排话剧《万世根本》《徽商传奇》之后推出的又一扛鼎力作。

专家评价

著名戏剧评论家、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原副主任、编审李春喜:

这个戏是非常难做的一个戏,有特点、有个性,叙述体的,而且这个叙述体已经做到了极致。二度创作很难,但是现在我觉得,一些极富内心矛盾,极富动作性的段落,査导给予了非常明确的表达,由此使得叙事性和它的戏剧性达到相当好的融合。这个戏真的很有意思,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包括表演艺术,既是大的挑战,又是一次提高和展示我们表演艺术功力的极好机会。编、导、演完成地很好,思想性艺术性都达到了一定高度,给了我们更多的抚慰,让我们感到过瘾。

我们感受到剧中的香火,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香火,而是升华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香火,种族在、民族在,我们的希望、我们的精神就永存。

著名戏剧评论家、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原院长、国家一级编剧欧阳逸冰:

我看了这个戏,感到很震撼,《淮河新娘》是剧诗,是用戏剧来写诗,是用诗的风格、诗的情感、诗的节奏来创作的一部戏,把叙事性和抒情性、音乐性、民俗性很好地融合起来。

这是一首宏大的叙事诗,这不仅仅是宝群先生创作中的一个新的探索,新的成就,也是我们的导演查明哲先生的一个新的探索、新的成就,也是我们安徽省话继《徽商传奇》之后又一个崭新的尝试,一个崭新的成就,我期待着、祝福着也完全相信这出戏会是更加灿烂地一颗明珠,是安徽省话一个了不起的灿烂的创作。

著名戏剧评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文化部优秀专家马也:

安徽三部话剧,《万世根本》,《徽商传奇》,《淮河新娘》,查明哲都试图 在努力开拓、突破、创造一种新的演绎方法。剧中发生的故事和整个民族历史,有概括性,有感性呈现、诗话呈现。它的叙事时间、空间极为自由,这是我看到话剧舞台叙事空间和叙事时间最自由的一部戏。编剧、导演、表演及舞美全是一流水平,是一台难得的高质量的戏剧作品。

这部戏反映出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和生命精神。一个女人、一个村庄、一条河、一棵银杏树,一段百年历史……是这个民族的百年史诗。

著名戏剧评论家、戏曲表演艺术家徐培成:

宝群写这个本子就是挑战,把一个淮河边上的女人,几十年的流转,上升到人民对国家命运的思考,这个升华真是非常值得赞美,太不容易了,我觉得对导演也是极大的挑战,太难了,査导是充满着激情,努力地铺排,音乐的震撼,灯光的大染色,调动一切手段来呈现,所以我看的很震撼,它没有一句口号,都是朴实的语言,都是人说的话,不是文章说的高大上口号标语式的语言,都是用人物鲜活的语言来呈现的,编剧导演演员舞美音乐全方位的艺术呈现效果极好。是一台充满了激情、震撼人心的叙事史诗剧,它像一个中国百年历史的画卷,慢慢展开,触人心灵,引人思考,很厚重、很深刻、很鲜活、很震撼。我想这个戏前途无量。

中国著名编辑家、作家、学者岳建一:

这台戏,使人感受到淮河既是多情的,又是严酷的;既是温柔的又是坚硬的;既是沉寂的又是泛滥的;既是血色的,又是干净的,同时也是丰富的、博大的、通达的、开明的一条河。

我认为宝群才华横溢,查导是属于国际范畴的,我们感受到安徽省话剧院的演员这个深厚功力,认真、投入和他们的敬业意识,同时我们也感受舞美、灯光、音乐、舞蹈他们的巨大才华,我们拥有这样的编剧,导演,演员,我想以这种背景、以这种合力、以这种才华来挑战当今乃至世界上最好的话剧,完全有可能的。

著名戏剧评论家、国家一级编剧、青岛话剧院名誉院长文化部优秀专家代路:

安徽省话剧院创作的三出话剧,《万世根本》,《徽商传奇》,《淮河新娘》我都看了,这三出戏都出自查导的杰作,我觉得三个戏都有不同的特色,他是一个戏有一招,一个戏有一个自己的艺术追求。

我觉得这部作品着重地写了淮河边上的女人,展现了女性的凄美、婉转地、英雄之美,可歌可泣。作品很厚重,内涵很丰富,故事的跨度很长,历史事件比较多,人物比较杂,表现的东西也比较多,但形散神不散。安徽省话剧院有一支很强大的演员队伍,主要角色群众角色都很称职,令我非常羡慕。

云南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省戏剧家协 会主席吴卫民:

在安徽省的这个戏剧舞台上,出现淮河流域,大淮河的文化图景,这个大淮河的文化图景的拓展,跟人的胸襟的拓展,跟地域文化的文化个性的拓展,我觉得这是分不开的。《淮河新娘》舞台呈现俱佳,看后使人激动、震撼。

我们知道布莱希特的叙事诗、史诗他强调的是求理,冷静思考。但是《淮河新娘》这台戏,它是诉情,诉中华民族之情,诉淮河两岸的人民之情,诉石台子村的老少爷们之情,新娘们的女人之情,这个跟布莱希特叙事诗的追求是不一样的。

著名编辑家、原《北京文学》杂志社社长、北京十月出版社副总编辑章德宁:

我作为一个普通观众,购票进到这个剧场,我希望看到什么,这个剧能给我提供什么,我有什么理由在这个剧场坐两个半小时,我希望被感动,希望是一次美的享受,在思想上我要有启迪,我觉得《淮河新娘》这个剧做到了,它确实是一次美的享受,它也是戏场上的一次震撼,演员的表演细腻到位,台词功力好,而且有多处我被深深地打动了,我觉得这部戏是一幅历史长卷,是在大的历史中,展现个人命运,诠释人性,是在对人性的毁灭中,表现战争的残酷性,战争对人性的毁灭。所以我觉得这部作品,它是反侵略战争的,是表现人性的,弘扬了人性的美好。

人民日报文艺理论评论室主编、高级编辑、高级记者、艺术学博士刘琼:

查导从战争三部曲到安徽徽文化三部曲,我觉得这个现象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淮河新娘》其实是个特别特殊的戏剧,在我看来,它是用一个舞台的形式,试图去完成一种文学的功能,这就是它的一个难点或者一个挑战点所在,因为我们知道写史、史剧也好,或者叙事本身也好,它其实是文字的优势,但是舞台有它的局限性,就是他长度的局限性,另外一个文字,它有它的微妙性,但是舞台这个语言表达上,它的微妙性其实要更加鲜明,所以它这样的一个难度是显而易见的,是一个特别大的挑战。出乎意料,这部戏已经是做的非常完整了。

著名戏剧评论家、《中国戏剧》杂志社原主编姜志涛:

这是一部表现中国农民命运的一台史诗剧,这确实又是一个风格。《淮河新娘》通过淮河边普通农民几代人的奋斗、抗争,实现自己人生梦想,看后给人极大的鼓舞。

这台剧让我总体感觉大气、震撼,舞台呈现相当令人满意,剧本和导演的二度创作都很精致精细,演员表演细腻;对人物性格把握准确。虽然是首演,但已呈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所以我觉得继安徽省话前两部戏《万世根本》《徽商传奇》以后,这台戏又是将会走的很远的一台,令人期待的一台绝对的好戏。

中国文化报的副总编辑赵忱:

拿淮河做文章,就是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情,习总书记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那对于安徽来讲,讲好淮河故事,一定是最独家的,这个选择很英明。所以宝群就是我一定要把淮河的故事写好,查导就是我一定要把这一出关于淮河故事的戏完美的呈现在舞台上,然后以朱院长为代表的安徽省话剧院的演员们,就是说我一定要把淮河人演好,所以我看到了特别强大的决心,事实上我们看到的也是一出很了不起的戏。

《淮河新娘》剧中的主要演员和群众演员表演都很到位,安徽省话剧院就演出的表现而言,我认为绝不比我在北京看过的任何一个国家级院团差。除了跟外国最精品的戏比,可能还有差距,但是就横向来看,跟当代中国戏剧比,安徽话剧院完全有能力,目前的气象也表明它是一个特别好的团。

著名戏剧评论家、中国剧协《剧本》原主编黎继德:

这部戏是具有一种史诗品格的叙事体戏剧,这部戏的出现可以毫无疑问的说,让安徽省话剧院走到了全国话剧界的第一方阵里面,而且是具有排头兵的地位,演出质量上乘,演员的表演让我敬佩。这部戏和《徽商传奇》都是极具挑战性的,极具探索性的,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淮河一条燃烧的河,一条滚烫的河,这条河的的确确表现了我们淮河儿女的精神、我们淮河儿女的品格、我们淮河儿女的性格、我们淮河儿女的历史和文化,同时我们的戏剧人作这条河的戏,也是让我们的戏剧在发烫、在熊熊燃烧,我希望也相信这出戏,将来这把火会烧的越来越旺盛。

著名戏剧评论家、国家一级编剧、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副院长冯俐:

一部夹叙夹议的戏剧,跨度几十年的风云历史,舞台呈现手段丰富,充满强烈的表现意味,充满意向的舞美、灯光、充满淮河风情的花鼓灯歌舞,从始至终以不同节奏敲击着人心的鼓声,银杏古树干上飘扬了整场,飘扬了将近一个世纪的红盖头……主人公从老年到少年的戏剧和讲述娓娓动人,所有演员的感情投入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导演及主创们完成了浓墨重彩、充满诗意的二度表达。离开剧场之后,许多场面挥之不去……

目前该剧已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2016年安徽省文化强省建设专项资金项目,安徽省演艺品牌十大重点项目,是我院作为话剧在中国诞辰110周年献礼的剧目,希望《淮河新娘》能在话剧界留下辉煌的一笔,为中国话剧事业做出我们新的贡献。

剧照摄影:陈宽  崔新国

艺人团体介绍

话剧《淮河新娘》主创人员简介

朱海燕

国家一级演员,文化部优秀专家,安徽省话剧院院长、书记。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儿童戏剧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话剧协会常务理事、安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荣获中国话剧最高奖“演员金狮奖”、“导演金狮奖”、“管理金狮奖”。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安徽省先进工作者”、 “省先进少儿工作者”、“十佳文艺工作者”、“四个一批”拔尖人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其主演、导演多部作品获国家级、省级各种奖项。

李宝群

国家一级编剧,中国军委政治工作部话剧团副团长,所编创的多部作品荣获文化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多次获得文华大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中国剧协曹禺戏剧文学奖,中国话剧最高奖“编剧金狮奖”及中国艺术节,中国戏剧节大奖。

查明哲

国家一级导演,导演学博士,文化部优秀专家。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副院长。所执导的多部作品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导演奖”、中国艺术节“文华导演奖”、“导演金狮奖”。中国剧协并《中国戏剧》首推“新世纪杰出导演”,获“文化部优秀话剧工作者”称号、获中组部、中宣部等六部委颁发的“归国人员成就奖”、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艺术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罗江涛

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副教授、博士导师、中国舞台美术家学会外联部副部长,常任理事。 曾荣获国家十台精品剧目奖、第五届中国曹禺戏剧奖“优秀舞美设计”奖、第二届中国舞台美术展舞台设计作品大奖、文华最佳舞美设计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邢辛

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灯光设计,文化部优秀专家。作品涉猎广泛,曾多次获得“文华奖”、“中国戏剧节奖”、“中国艺术节奖”、“话剧金狮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戏曲学会奖”、“中国舞美学会奖”等国家级奖项。

徐志远

国家一级作曲,文化部优秀专家,安徽戏曲音乐学会常务副会长,安徽省作曲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曾获文化部“文华音乐创作奖”、中国戏剧节“优秀音乐创作奖”、“中国艺术集成志书编纂成果一等奖”、“安徽社科成果论文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并多次获安徽省艺术节作曲一等奖。

金明

国家一级编导,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高级专家,国家花鼓灯非遗传承人,安徽花鼓灯表演艺术家,现任北京舞蹈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上海舞蹈学校、客座教授、安徽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汪又绚

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服装设计,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舞台美术学会服装化妆专业委员会主任,第29届奥运会文化活动部专家编导服装总设计师,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北京舞蹈学院艺术设计系特聘教授。曾多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精品工程奖”、文化部“优秀设计奖”、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奖”。

许曼地

国家一级导演,中国儿童戏剧研究会常务理事。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文学硕士。其作品获得第23届全国田汉戏剧奖优秀论文奖,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化奖论文金奖。文化部颁发的第七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优秀导演奖”,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优秀节目奖”,第八、九届上海优秀儿童剧展演“最佳剧目奖”,安徽省第三届动漫大赛优秀动漫舞台剧金喜鹊奖等多个奖项。

相关领域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