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马友友与凯瑟琳·斯托特音乐会

2012年11月15日 ,重庆马友友与凯瑟琳·斯托特音乐会在 重庆大剧院 精彩上演。

基本信息

2012.11.15

重庆大剧院

暂无

演出详情

马友友与凯瑟琳 . 斯托特音乐会11月登陆重庆

2012年11月15日,世界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与著名钢琴家凯瑟琳.斯托特的同台演出。作为迄今世界上艺术造诣无人能及的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的到来,将为重庆热爱音乐艺术的朋友们打开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成就重庆高雅文化演出史上的最顶级阵容,让重庆文化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将是对外宣传和展示重庆形象的一次重要机会。

马友友的重庆之缘

出生在法国的马友友,五岁时和全家一起移民美国。但他的父母最早相识却是在重庆。马友友的父亲马孝骏是浙江宁波人,抗战陪都时期曾任职中央大学音乐系教授音乐理论,而马友友的母亲那时为躲避战乱从香港来到重庆中央大学学习声乐,刚好在马友友父亲班上学习理论。后来,马友友父亲赴法继续深造音乐博士,马友友的母亲和姑妈随后也从重庆一起赴法,在法国结为连理。因此,马友友和重庆也应该是有着很深的缘份。

马友友--重庆演出史上首位名副其实“世界级大师”

马友友在世界音乐史上享有极高的荣誉。70多张专辑和16次摘取格莱美音乐大奖的傲人纪录,奠定了马友友的世界级大师地位。2011年2月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向马友友授予了象征着美国最高平民荣誉的自由勋章。而此次与马友友合作的凯瑟琳·斯托特,也是一位相当出色的钢琴演奏家,她与马友友合作的时间已长达三十多年,默契程度可谓天衣无缝。此次来渝演出,马友友与凯瑟琳·斯托特将为山城观众展现世界顶级水准的大提琴演奏魅力,是迄今为止来渝演奏演出的最顶级阵容。

古典与流行兼容并蓄融入演出

马友友在古典音乐领域的地位几乎无人能及,但他并不拘泥于一种形式的表达。他同样涉足爵士音乐、民族音乐和舞蹈音乐诸多领域,创造了众多令人惊叹的纪录。他的电影配乐保持着华语电影配乐在世界乐坛的最高成就。他与日本歌舞伎巨星阪东玉三郎合作演出,以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为现代舞配乐;与美国"饶舌"歌手鲍勃-麦克菲林合作灌录专辑,尝试将人声与大提琴完美结合;与花式滑冰好手托薇儿与狄恩、花园设计师梅瑟维、导演伊果杨和吉拉德创造出新风貌的巴哈……无论是何种风格的跨界演奏,马友友总是能将音乐的最佳风貌呈现出来,打破藩篱、超越限制,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元素。为了打破人们对古典音乐的芥蒂,在选曲方面,特意安排了人们耳熟能详的优美乐曲,如《天鹅湖》《小夜曲》《小步舞曲和终乐章》《遗忘》等等,让人们在耳熟能详的乐曲中,在古典与流行元素的完美结合中,赏析马友友带来的独特音乐意境。

人物介绍:

马友友

出生于音乐世家的马友友,在“浪漫之都”的法国度过自己的孩提时代,在"开放之城"的美国成为乐坛巨星,丰富的人生经历带来多元的艺术气息,感性热情的他同时又兼具血脉中谦虚深沉的中国特质,无可否认,马友友是标准的“世界人”。他投身于研究国乐、中国传统乐器、非洲卡拉哈利的丛林音乐,“将音乐化为跨越世界、拉近距离的沟通语言,”成为他人生最大的目标和使命。正因如此,他的音乐超越了不同的文化和种族,传递出无国界的和平讯息,2006年9月马友友被联合国任命为“和平大使”,并于2008年连任。2009年1月,在第56届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就职大典上,马友友受邀与其它三位音乐家合演了约翰.威廉姆斯的《空气与简朴礼物》,献给新总统。

音乐成就:

(2006年)唐大卫奖(Dan David Prize)

(1996年、1993年、1992年、1987年、1986年)格莱美奖最佳室内乐演奏

(1998年、1995年、1993年、1990年)格莱美奖最佳乐器独奏奖(与交响乐团合奏)

(1985年)格莱美奖最佳乐器独奏奖(无交响乐团)

(1995年) 格莱美奖最佳古典音乐当代作曲奖

(1998年) 格莱美奖最佳古典音乐专辑奖

(2004年、2001年、1999年)格莱美奖最佳古典混合音乐专辑奖

(1999年)顾尔德奖(Glenn Gould Prize)

(2005年)普林斯顿大学音乐艺术博士(荣誉学位)

(2010年)第52届格莱美最佳古典跨界专辑奖

(2011年2月18日)  自由勋章,象征着美国最高平民荣誉(由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亲自授勋)

凯瑟琳·斯托特

 凯瑟琳·斯托特是英国最多才多艺和最受人尊重的音乐家之一。曾在耶胡迪·梅纽因学校学习,师从弗拉多·帕尔马特和纳迪亚·布朗热,在皇家音乐学院师从肯德尔·泰勒;1978年她在利兹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奖。

她以独奏家的身份,与英国、欧洲以及澳大利亚等地的乐团签约合作,包括与马友友在美国、慕尼黑、卢塞恩、伦敦和都柏林巡演,与林德塞四重奏在西班牙,与斯坎帕四重奏在意大利、荷兰及英国合作演出等等;凯瑟琳·斯托特在曼彻斯特的布里奇沃特音乐厅(2000和2003年)作为艺术指导,策划了两届极为成功的国际钢琴音乐节,其中包含古典、爵士和探戈音乐由于她对法国音乐的贡献,法国政府授予她“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称号。她的唱片曲目广泛,与马友友和原皮亚佐拉五重奏的成员合作的《探戈之灵》荣获格莱美奖。

演出曲目

大提琴:马友友

钢琴:凯瑟琳·斯托特

意大利组曲       伊果·史特拉汶斯基

前言

小夜曲

咏叹调

塔兰泰拉舞曲

小步舞曲和终乐章

三首曲子

巴西歌女        维拉·洛勃斯,改编:乔治·卡兰德里

遗忘          阿斯托尔·皮亚佐拉,改编:山本向子

黑之舞         卡马戈·瓜尔涅里,改编:乔治·卡兰德里

西班牙著名民谣组曲   马努埃尔·德·法雅

摩尔人的围巾

莫夕亚风的塞吉迪亚舞曲

阿斯土里亚民歌

霍塔舞曲

摇篮曲

悲歌

波罗舞曲

2012马友友与凯瑟琳·斯托特重庆音乐会敬请期待!

注: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儿童项目除外),1.2米以上儿童需持票入场。

相关领域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