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林奕华—音乐剧《梁祝的继承者们》重庆站

2016年4月29日 至 2016年4月30日 ,非常林奕华—音乐剧《梁祝的继承者们》重庆站在 重庆大剧院 精彩上演。

基本信息

2016.04.29 - 2016.04.30

重庆大剧院-大剧场

以现场为准

以场馆规定为准

演出详情

非常林奕华——音乐剧《梁祝的继承者们》

寻找浪漫仅存者 发现隐世梁与祝

两个艺术系学生的爱情自画像

从《水浒》到《西游记》,从《贾宝玉》到《三国》,近年来,林奕华的新作几乎都是围绕古典名著展开。他用自己敏感的神经,寻得这些经典作品中现代性,解构、拼贴,在一片喧哗中透视当下。2016年4月29日-30日,林奕华将带着他的最新力作《梁祝的继承者们》在重庆大剧院上演。

林奕华说,《梁祝》是他心中萦绕不去的主题,在这部音乐剧里,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两个艺术学生,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相遇,但最终失散于红尘。艺术是一面镜子,照见两个年轻人不同的心性,更照见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和不堪。“继承者们”,是指对青春、爱的能力永远的继承。

挑战——林氏音乐剧的魅力

对于林奕华来说,执导音乐剧,来源于一个不愿妥协的想法「音乐剧如果是有音乐文法,能不能有新的文法?」为此,他奔赴伦敦,观看和重新思考音乐剧,而所得的感慨是「戏剧,不论内容与形式,在彼邦仍是持续发展未来式,并非扛着传统排斥探索的过去式,更不是仅提供当下过瘾的现在式。若要把上述精神移植到我们的土壤用作种子,可预见的困难会是甚么?华语戏剧的a bigger picture(更大的视野)在哪里?」

除了一首由法国诗人FRANCOIS VILLON作品改写的《自画像》以外,剧中的所有歌词均由林奕华亲自书写,林奕华永远不满足一种语汇或一种表达方法,他孜孜不倦的撰写属于这个时代年轻人的新词语,既不小众也不大众,只忠于自己,他在尝试能否用音乐剧的形式达成一部迈向未来的华语戏剧?

缘起——「艺术」与「学院」情结的双重释放

多年来,林奕华对于「学校」一直禀赋着一种责任感,早在90年代未,林奕华就创作过一系列青年剧场:《儿女英雄传》、《可怕的父母》、《27个女同学和17 个男同学》等等,始终不离的一个核心主题便是「认识自己,创造自己,完成自己」。林奕华认为,艺术创作是一个不断自我学习的过程,「学习」与「艺术」始终是不可分离的。

《梁祝的继承者们》可以看作是林奕华学校情结与艺术情结的同时释放,同时,这种对艺术学院的热衷又伴随着他对音乐剧的抗拒,其所激发的化学反应很可能是爆炸式的。

梁祝——永不过时的经典

在大学里女生比男生还要多的今天,再排演一出女扮男装求学去的《梁祝》,有任何意义吗?「为此,我也必须先能回答,『我不能够告诉你我是谁』的秘密来到2014年之于年青人,到底是什么?」 林奕华认为「父权文化让我们没有爱情故事,尤其青春的爱情故事。在这里我看到中国人是不重视成长的,所以梁祝很特别、很重要。因为它在厚重的历史文化压抑下,长出了我们的激情和愿望。我们想要有自己的价值,做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给自己长一双翅膀迎向未来与未知的自己。人必须有了他所骄傲的自己,才会懂得什么是爱情。梁祝是超前的,所以永不过时。青春是不受年龄限制的,所以多少岁的人都会是梁祝。」

继承——献给跟自己恋爱的人们

《梁祝的继承者们》的副标题叫做「献给跟自己谈恋爱世代的人们」。被父母压抑的祝英台喊道「我若听了你们的话,有生之年,我还有机会遇见自己吗?」,缺乏存在感的梁山伯不断追问「是不是只有在我消失后,你们才会想起我?」而想方设法营销自己的马文才——这个不是主角的人,将「如何成为主角」设定为自己人生的终极使命。

即使不用女扮男装,这个时代,我们却愈加无法告诉别人,自己是谁。而连自己是谁都说不出的我们,只能和自己恋爱。在这个时代,梁祝之间,高于生命的爱情似乎灭绝了,这也是为什么这部剧带着「继承者们」的标题。

阵容——音乐剧的最黄金强档

除导演、作词林奕华外,音乐剧《梁祝的继承者们》将最为重要的音乐部分的创作交给了与林奕华多年的合作伙伴,有「剧场音乐小王子」之称的陈建骐。曾囊括台湾金马奖、金钟奖和金曲奖的陈建骐在几米音乐剧《地下铁》以及《向左走,向右走》中都有过绝佳表现,更是凭借前者入围第十五届金曲奖最佳流行音乐类专辑制作人。在《包法利夫人们》、《生活与生存》中,陈建骐与林奕华均有默契的合作,而共同打造此部音乐剧无疑会是二人最密切的一次合作。

另外一位黄金搭档则是编舞伍宇烈。在香港及法国多次荣获编舞奖项的伍宇烈更是在2012年获得香港舞蹈年奖「杰出成就奖」。在于林奕华合作的《贾宝玉》、《三国》中,伍宇烈将舞蹈化的形体创意发挥到了极致。音乐剧中,舞蹈的分量大大加重,伍宇烈在更大的发挥空间中将呈现怎样的惊艳之作值得期待。

相关领域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