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颖迪钢琴独奏音乐会

2013年10月12日 ,孙颖迪钢琴独奏音乐会在 深圳音乐厅 精彩上演。

基本信息

2013.10.12

深圳音乐厅-演奏大厅

暂无

演出详情

孙颖迪

1980年生于中国上海,孙颖迪在2005年4月在荷兰乌德勒支举行的极富盛名的第七届弗朗茨·李斯特国际钢琴大赛上夺得金奖,成为第一位摘取此项桂冠的华人钢琴家。近年来,他活跃于国内外的音乐舞台,巡演足迹遍布于法国、荷兰、比利时、德国、奥地利、芬兰、匈牙利、捷克、波兰、西班牙、英国、俄罗斯、印尼、中国、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南非,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AmsterdamRoyalConcertgebouw、英国伦敦威格莫尔音乐厅(WigmoreHall)、东京三得利音乐厅(SuntoryHall)、德国柏林音乐厅(KonzerhausBerlin)、瑞士苏黎世市政厅音乐厅(TonhalleZurich)、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MusikvereinVienna)等国际重要的舞台上举行过音乐会。

孙颖迪合作过的国内外著名乐团有法国国家广播爱乐乐团、鹿特丹爱乐乐团、捷克国家交响乐团、布拉格交响乐团、荷兰广播交响乐团、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北荷兰交响乐团、苏黎世室内乐团、悉尼交响乐团、墨尔本交响乐团、新西兰国家交响乐团、首尔爱乐乐团、香港管弦乐团、澳门交响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杭州爱乐乐团等,合作过的著名指挥有郑明勋、米歇尔·普拉松(MichelPlasson)、艾度·迪华特(EdoDeWaart)、佐尔坦·柯奇士(ZoltanKocsis)、米歇尔·塔巴尼克(MichelTabachnik)、安德拉斯·里盖第(AndreasLigeti)、让-伯纳德·波米埃(Jean-BernardPommier)、丹尼尔·莱斯金(DanielRaiskin)、史蒂芬·德内夫(Stephane·Deneve)、大卫·斯特恩(DavidStern)、安德鲁·格兰姆斯(AndrewGrams)、余隆、谭盾、汤沐海、陈佐湟、李心草、谭利华、陈燮阳、张国勇等;他因对李斯特作品的出色演绎而被西方主流媒体称为“原色李斯特”。

2006年始,孙颖迪成为中国文化部“东方快车”推广计划的艺术家成员,曾多次参加国事演出以及诸如日本中国文化年开幕式、俄罗斯中国文化年上海周闭幕式、匈牙利文化年开幕式、萨拉戈萨世博会闭幕式、中奥建交40周年庆典音乐会等一系列重大文化交流演出活动。

2009年,荷兰BrilliantClassic唱片公司在全球发行了孙颖迪的个人首张专辑。

除了对古典音乐的精研之外,孙颖迪还颇多涉猎近现代或当代作曲家的作品。他与著名华人作曲家谭盾先生有密切的合作,曾成功出演其钢琴协奏曲《火》和《武侠三部曲·夜宴》;在2006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孙颖迪献演了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的钢琴协奏曲,受到布里顿生前工作伙伴、音乐学家唐纳德·米歇尔(Donald·Mitchell)的高度评价。孙颖迪还参与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音乐《江河情缘》的创演编排;在2012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开幕式上,孙颖迪成功地演绎了华人作曲家刘敦南先生的钢琴协奏曲《山林》;今年,孙颖迪还参与了桑桐先生作品全集的部分录制工作。

长期以来,孙颖迪对室内乐有浓厚的兴趣,曾与德国小提琴家奥古斯丁·哈德里希(AugustinHadelich)在欧洲和北美巡演;2011年末,孙颖迪与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先生、著名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先生一起,组建成立了“美杰三重奏”组,每年都在中国国家大剧院等重要音乐厅举行音乐会;他还于近期与小提琴家吕思清成功的合作演出了勃拉姆斯全套钢琴小提琴奏鸣曲。

近年来,孙颖迪还对跨界艺术领域进行了尝试。他与昆曲名角张军合作的《牡丹亭·山桃红》选段,不仅显示了孙颖迪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戏剧的钟爱,同时也巧妙的将西方印象主义的音乐元素融入其中;在2010年世博会的系列演出以及2011国家大剧院演出季的音乐会中,孙颖迪还尝试了古典音乐与芭蕾、现代舞的结合,与旅德舞蹈艺术家邱思婷、华裔舞蹈家陈吴泽分别举行了钢琴与现代舞即兴音乐会等成功的实验性音乐活动。

自2006年始,孙颖迪在母校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任教;2011年,孙颖迪受邀担任第二届中央电视台钢琴小提琴大赛的复赛及决赛评委。2012年,孙颖迪受邀担任安东·鲁宾斯坦国际钢琴比赛预选赛评委。同年,孙颖迪还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十大青年钢琴演奏家”。

孙颖迪自幼年起便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学习钢琴演奏,曾师从张崇芳老师、罗霄教授、陈彦新教授及盛一奇教授,还多次参加了法国钢琴大师菲利浦·昂特芒(PhilippeEntremont)、多米尼克·墨赫莱(DominiqueMerlet)、李斯特作品专家莱斯利·霍华德(LeslieHoward)以及傅聪先生、许忠先生等执教的大师班;学生时代曾获得包括第二届全国“金钟奖”钢琴比赛铜奖、“宝钢教育奖2005年度优秀学生奖”、“上海文艺人才基金2005年度上海艺术专业优秀学生特等奖”、“上海市教委2006年度上海市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2006年度上海文艺人才基金优秀文艺人才特别奖”等一系列奖项。

媒体评论

“孙颖迪完美无暇的完成了李斯特可怕的八度跳跃,并在全曲中都保持张力直到结束的钢琴家”(荷兰《电讯报》

“在两段中,获胜者孙颖迪被证明是最有灵感的音乐家。他的独奏以色彩缤纷和优雅为特征。他的琶音听起来像渴望的云,带着一个个发光的雨滴。”(荷兰《人民报》

“评审团把第一名颁给了中国钢琴家孙颖迪。可以理解,原因是孙颖迪完美无暇的准确度、他清晰并闪烁着光芒的演奏、以及他积极与管弦乐队交流的能力。你可称他的诠释为‘原色的李斯特’。”(《乌得勒支Nieuwsblad》

“优胜者孙颖迪是决赛中发挥最稳定的选手。他对经典演奏名段的流畅演绎给听众留下了随和与坚毅的印象,用温和的风格强调了李斯特式抒情和诗歌般的演奏特色。(《新鹿特丹商业报》

“孙颖迪用他敏捷的演奏给人留下有高度说服力的印象,突出了他不受限的技术。”(《TwentscheCourantTubantia》

“他显示出深厚的音乐表现力,无疑地展示了其感染听众的能力。通过对比强烈的动作,他强调敲击风格中的动态特性,并构建出合乎逻辑和连贯的整体。”(《BrabantsDagblad》

“他的演奏显示出他对钢琴这种乐器的深层次了解。”(《DeGelderlander》

“孙颖迪的手指在琴键上的运动快得连眼睛都跟不上;他的左手有如空手道击打般的准确性。他的技术完全没有瑕疵。”(《DeStentor》

“25岁的孙颖迪凭着他无懈可击的技术得到最高分,他可以以达姆弹般的力量和准确度始终如一的弹奏八度、和弦和双音。”(德国《钢琴新闻》

“表演大获成功,颖迪灵巧的双手运用多种高难度的技巧,弹奏出轻快、重复的音符,宛如融化的雪水潺潺流过。活泼的琶音在黑夜中灵动跳跃,就像俏皮目光闪烁出的喜悦,整个演奏抓住了乐曲最精华的部分。”(印尼《雅加达邮报》

“颖迪凭借他高超的钢琴演奏技巧,将听众带入了一个激动人心、有时又如冒险旅行一样的风暴当中。他的演奏如此美妙,有时候聆听他的演奏会让观众(其中很多都是年轻的音乐学院学生)无声无息地陶醉其中。”(印尼《雅加达邮报》

“孙颖迪驾轻就熟地再现了李斯特‘SonettodiPetrarca’这支极难演奏的经典曲目,人们惟有摇头顿足,惊愕不已。”(德国《NordbayerischerKurier》

“他拥有的不仅仅是灵活的手指,还拥有智慧和清晰的头脑。他的演奏兼具理智和情感。因为他弹奏的是当代音乐,他的演奏十分愉快活泼,对节奏极为敏感。这在他这个年龄的国内钢琴演奏者当中是极其罕见的。”(中国《上海日报》

合作乐团指挥

StefanAsburyMyung-WhunChungOwainArwelHughesZoltánKocsisAndrásLigetiMichelPlassonJean-BernardPommierDanielRaiskinMichelTabachnikEdoDeWaart

ZhangGuoyong张国勇、TanDun谭盾、MuhaiTang汤沐海、LihuaTan谭利华、ZuohuangChen陈佐湟

合作管弦乐团

捷克国家交响乐团

法国广播爱乐乐团

荷兰广播交响乐团

鹿特丹爱乐乐团

苏黎世室内乐团

约翰内斯堡管弦乐团

北荷兰交响乐团

芬兰坦佩雷爱乐乐团

美国艾黎爱乐乐团

首尔爱乐乐团

新西兰交响乐团

悉尼交响乐团

墨尔本交响乐团

香港管弦乐团

澳门交响乐团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北京交响乐团

上海交响乐团

上海爱乐乐团

杭州爱乐乐团

艺人团体介绍

孙颖迪

1980年生于中国上海,孙颖迪在2005年4月在荷兰乌德勒支举行的极富盛名的第七届弗朗茨·李斯特国际钢琴大赛上夺得金奖,成为第一位摘取此项桂冠的华人钢琴家。近年来,他活跃于国内外的音乐舞台,巡演足迹遍布于法国、荷兰、比利时、德国、奥地利、芬兰、匈牙利、捷克、波兰、西班牙、英国、俄罗斯、印尼、中国、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南非,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AmsterdamRoyalConcertgebouw、英国伦敦威格莫尔音乐厅(WigmoreHall)、东京三得利音乐厅(SuntoryHall)、德国柏林音乐厅(KonzerhausBerlin)、瑞士苏黎世市政厅音乐厅(TonhalleZurich)、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MusikvereinVienna)等国际重要的舞台上举行过音乐会。

孙颖迪合作过的国内外著名乐团有法国国家广播爱乐乐团、鹿特丹爱乐乐团、捷克国家交响乐团、布拉格交响乐团、荷兰广播交响乐团、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北荷兰交响乐团、苏黎世室内乐团、悉尼交响乐团、墨尔本交响乐团、新西兰国家交响乐团、首尔爱乐乐团、香港管弦乐团、澳门交响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杭州爱乐乐团等,合作过的著名指挥有郑明勋、米歇尔·普拉松(MichelPlasson)、艾度·迪华特(EdoDeWaart)、佐尔坦·柯奇士(ZoltanKocsis)、米歇尔·塔巴尼克(MichelTabachnik)、安德拉斯·里盖第(AndreasLigeti)、让-伯纳德·波米埃(Jean-BernardPommier)、丹尼尔·莱斯金(DanielRaiskin)、史蒂芬·德内夫(Stephane·Deneve)、大卫·斯特恩(DavidStern)、安德鲁·格兰姆斯(AndrewGrams)、余隆、谭盾、汤沐海、陈佐湟、李心草、谭利华、陈燮阳、张国勇等;他因对李斯特作品的出色演绎而被西方主流媒体称为“原色李斯特”。

2006年始,孙颖迪成为中国文化部“东方快车”推广计划的艺术家成员,曾多次参加国事演出以及诸如日本中国文化年开幕式、俄罗斯中国文化年上海周闭幕式、匈牙利文化年开幕式、萨拉戈萨世博会闭幕式、中奥建交40周年庆典音乐会等一系列重大文化交流演出活动。

2009年,荷兰BrilliantClassic唱片公司在全球发行了孙颖迪的个人首张专辑。

除了对古典音乐的精研之外,孙颖迪还颇多涉猎近现代或当代作曲家的作品。他与著名华人作曲家谭盾先生有密切的合作,曾成功出演其钢琴协奏曲《火》和《武侠三部曲·夜宴》;在2006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孙颖迪献演了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的钢琴协奏曲,受到布里顿生前工作伙伴、音乐学家唐纳德·米歇尔(Donald·Mitchell)的高度评价。孙颖迪还参与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音乐《江河情缘》的创演编排;在2012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开幕式上,孙颖迪成功地演绎了华人作曲家刘敦南先生的钢琴协奏曲《山林》;今年,孙颖迪还参与了桑桐先生作品全集的部分录制工作。

长期以来,孙颖迪对室内乐有浓厚的兴趣,曾与德国小提琴家奥古斯丁·哈德里希(AugustinHadelich)在欧洲和北美巡演;2011年末,孙颖迪与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先生、著名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先生一起,组建成立了“美杰三重奏”组,每年都在中国国家大剧院等重要音乐厅举行音乐会;他还于近期与小提琴家吕思清成功的合作演出了勃拉姆斯全套钢琴小提琴奏鸣曲。

近年来,孙颖迪还对跨界艺术领域进行了尝试。他与昆曲名角张军合作的《牡丹亭·山桃红》选段,不仅显示了孙颖迪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戏剧的钟爱,同时也巧妙的将西方印象主义的音乐元素融入其中;在2010年世博会的系列演出以及2011国家大剧院演出季的音乐会中,孙颖迪还尝试了古典音乐与芭蕾、现代舞的结合,与旅德舞蹈艺术家邱思婷、华裔舞蹈家陈吴泽分别举行了钢琴与现代舞即兴音乐会等成功的实验性音乐活动。

自2006年始,孙颖迪在母校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任教;2011年,孙颖迪受邀担任第二届中央电视台钢琴小提琴大赛的复赛及决赛评委。2012年,孙颖迪受邀担任安东·鲁宾斯坦国际钢琴比赛预选赛评委。同年,孙颖迪还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十大青年钢琴演奏家”。

孙颖迪自幼年起便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学习钢琴演奏,曾师从张崇芳老师、罗霄教授、陈彦新教授及盛一奇教授,还多次参加了法国钢琴大师菲利浦·昂特芒(PhilippeEntremont)、多米尼克·墨赫莱(DominiqueMerlet)、李斯特作品专家莱斯利·霍华德(LeslieHoward)以及傅聪先生、许忠先生等执教的大师班;学生时代曾获得包括第二届全国“金钟奖”钢琴比赛铜奖、“宝钢教育奖2005年度优秀学生奖”、“上海文艺人才基金2005年度上海艺术专业优秀学生特等奖”、“上海市教委2006年度上海市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2006年度上海文艺人才基金优秀文艺人才特别奖”等一系列奖项。

相关领域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