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众剧社作品 原创话剧《灰尘》

2015年1月17日 ,越众剧社作品 原创话剧《灰尘》在 深圳音乐厅 精彩上演。

基本信息

2015.01.17

深圳音乐厅-小剧场

以演出现场为准

以场馆规定为准

演出详情

剧情简介:

由越众剧社和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联合制作的原创话剧《灰尘》,是一部集聚黑色幽默和深邃思考为一体的作品,通过预设特殊的,甚至极端的情景,展现不同时空人类的生存境遇。三幕故事风格迥异、时空迥异;一幕荒诞戏谑,一幕悲伤虐心,一幕发人深省,结合在一切则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哲学思考,是对于“全球化”、“现代化”语境下,所谓西方主流价值的批判与反思。

第一幕《灰尘》

来自当代的河南某农村 ,村里在搞强制拆迁,不仅拆房子,还要平坟。拆迁的前夜,住邻居的四个鬼魂开了一场“鬼Party”。他们分别是晚清的曾举人、民国的杨营长,文革时期的王教授和做小买卖的甘老板。这是一场穿越历史时空的对话,四个时代的倒霉鬼因为阴差阳错住进了同一个小区,于是开始讲述他们百年来不同的人生际遇。在 “现代化”的滚滚浪潮中,历经各种战乱和运动,引起人们焦虑和迷惘的,也许是如何安放我们“灵魂”的问题。

第二幕《灰尘》

来自多年前的英国,中下阶层的单亲妈妈玛丽独自养育痴呆儿子达斯汀,十六年来受尽生活的艰辛和困苦。玛丽的情人菲利普为了和玛丽能够永远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于是策划了平安夜“可乐披萨谋杀案”,想要让玛丽毒死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边是未来的幸福和步步紧逼的情人,一边是痴呆的儿子和难以割舍的亲情,玛丽陷入了“选择”的难题。故事虽然阴差阳错在最后发生了温暖的逆转,但是真正让人感觉到恐怖的,却是西方社会那种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的困境。

第三幕《灰尘》

这一幕可以看作对柏拉图“洞穴比喻”的话剧解读,但是讲出了一个关于“平庸之恶”的新故事。美国的某个病房里,住着四个病人。1号是一个常年不醒的沉睡者,2号是一个只会傻笑的聋子,3号是一个眼盲心亮的瞎子,4号是一个失眠症患者。4号认为沉睡是可耻的,人生就是要保持清醒、追求理想、探索真理,3号却一直在劝他要接受平庸无聊的现实,认可所谓的“普世价值”。失眠症患者试图叫醒所有的人,瞎子则一力阻止,并且多次提醒他前任的4号已经变成了一棵树。故事的最后,在3号的指挥下,1号和2号联手将4号变成了一棵树,病房终于恢复了安静。

《灰尘》的看点

话剧《灰尘》同时采取了完全不同的三种叙事风格,一幕让你笑,一幕让你哭,一幕让你恐惧和思考。无论你期待看一部喜剧,还是看一部悲剧,也许你都能在这部戏里得到满足。

《灰尘》是越众剧社推出的首部原创话剧作品,剧社从一开始就致力于讲出一个好看又有思想的新故事,对于观众而言起码将获得耳目一新的观赏体验。

深圳卫视著名主持人王海东

深圳卫视著名主持人王海东、徐斌彬担任本剧的特邀演员,主要演员都是由越众艺术团的演员担任,而本剧的编剧和导演汪洋本身则是一名资深的纪录片导演。由电视人来做话剧,这是一次值得期待的跨界实验,不过也将为话剧注入新鲜血液,我们将讲出一个有画面感的好故事。

话剧《灰尘》首演时间:2015年1月17日晚20:00;地点:深圳音乐厅五楼小剧场,敬请关注!

相关领域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