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话剧团作品《最后晚餐》

2014年4月24日 至 2014年4月27日 ,香港话剧团作品《最后晚餐》在 上海大剧院 精彩上演。

基本信息

2014.04.24 - 2014.04.27

上海大剧院-小剧场

暂无

演出详情

演出:香港话剧团

艺术总监:陈敢权

编剧:郑国伟

导演:方俊杰

戏剧指导:冯蔚衡

演员:雷思兰、刘守正

联合制作:香港话剧团 北京柒零柒恩剧团

所获奖项:

2011年香港舞台剧奖:最佳剧本奖、最佳女主角奖、十大最受欢迎话剧制作奖;

2011年香港小剧场奖:最佳整体演出奖、最佳剧本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主角奖;

2011年香港话剧团“新剧发展计划”最成功作品,香港新一代青年本土编剧杰作;

2013年北京演出:被《新京报》、Time Out等主流杂志评选为“年度最佳剧作”;

2014年4月,作为“爱丁堡前沿剧展2014”的新春暖场剧目,全程由获奖演员原班人马出演,于北京、杭州、南京、上海四城巡演,载誉重来!

剧情简介:

“在人烟稠密的都巿里,我们看似微不足道,但仍有无限可能性。即使面对逆境,也不要忘记生命是有选择的。” ——编剧郑国伟

与人们心目中鲜衣怒马、纸醉金迷、五光十色的香港印象不同,《最后晚餐》展示了真实香港生活的另一面。“双失”(失业、失恋)青年周国雄,与一生碌碌无为的母亲林丽冰,透过一顿久违的家常饭,倾吐出各自心中压抑多年、纠缠不清的心结,并发现彼此都有烧炭自杀的念头。到最后,他们才发现轻生也许并不能了结一切解不开的心结,或许,要割断的并不是微弱的生命脉搏,而是他们痛苦的根源。

是各自按计划走上轻生之路,还是重新开启另一种人生?该剧为观众留下了开放式的结局。剧中分别饰演母亲与儿子的演员雷思兰和刘守正,凭籍极其精湛、细腻而又生活化的现实主义风格演技,分别夺得香港舞台剧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主角奖。透过丰富的面部和肢体语言,把在场观众带入剧中人物的柔情、悲伤、喜悦与冲突,将看似苦涩的文本演绎得笑中有泪,丝丝入扣。

媒体评论:

对草根阶层的关注和写实意味,让这部小剧场话剧2011年在超过四百个香港话剧作品中脱颖而出。

——新华网

该剧在北京的三场演出引发了北京戏剧圈的轰动,三天演出场场爆满,到了最后一场演出前夕,剧场门口早早排起了长队。

——《新京报》

大多数人本以为自己将看到一场絮絮叨叨的苦情剧,但他们发现,剧情在轻松、市井甚至有点粗俗的对白中层层推进,直击了香港底层百姓的现实伤痛。而最为珍贵的是,对比内地现实题材话剧,它并不拿腔作调或显得高高在上。

——《中国新闻周刊》

讲的是底层故事,悲剧的底色在剧情的推进中逐渐显露,但舞台上却始终是日常、琐碎,甚至谈笑风生,既没有祥林嫂的控诉、也没有林黛玉的眼泪,却用云淡风轻的力量,征服了文艺各种年,浓厚的香港市井风情,令北京观众为之排起了长队。

——Time Out 《北京消费导刊》·2013年度戏剧榜

母子之间每一回合紧密地对话,不可思议的三口之家,伤害与被伤害成为他们长久日常生活中“最具活力”的成分,显示出剧作极为感性细腻的一面,演员情绪姿态与人物性格、情绪脉络贴合无间,注力于“站在台上是两个人,不是两个演员”的处理方式,使观众沉溺在对“活力”的无限追捕中。

——《好戏网》

编剧导演都很有远见,演员的表演很“生动”,话剧让人看到香港浮华下底层的真实,挖掘出他们的灵魂。

—— 徐晓钟(著名戏剧教育家)

年轻的编导只是平实、不动声色地状写被甩出生活轨道者的不幸、悲哀与无助。他们无意提供救世良方,也不以虚幻的美好结局愚弄观众。他们以平静的叙述,搅乱我们平静的心境。我们坐在剧场里,自然明白这一切只不过是编导者创造性的虚构,然而却未必没有现实的对应物。我们的不平静,甚至可以说与居高临下的人道同情或贵族式的怜悯无关。

—— 林克欢(著名戏剧评论家)

它有一个足够扎实的剧本,剧本为演员表演提供了施展的空间。此外,导演、布景、灯光虽谈不上出彩,却都是细腻而熨帖,一切都围绕戏展开,不抢风头也不掉链子。更难得的是,它直面现实的方式是以一种风轻云淡的口吻娓娓道来,既没有怨妇似的控诉,也没有廉价的眼泪,但在剧场里的每一刻,都让观众感受到真实的力量。

—— 陈然(资深文化记者)相比于很多戏表现出的逻辑断点和用力过猛,《最后晚餐》在近乎于平实的表达中沉着铺陈直到图穷匕见,戏剧性和冲突被揉碎在舞台空间里,融会贯通。

—— 查拉(北京剧评人)小戏,却份量十足。虽然早前看过影碟和剧本,但在现场还是被一针又一针地深深刺痛。这并不仅仅只是一对香港底层贫困母子的故事,它是一个寓言——绝望中的人,因先天环境而心智受损,又在人生路上一损再损,直至觅死。

坐在观众席上的我们,除了同情之外,更另有收获。

——水晶 (戏剧节策展人)

香港话剧团作品《最后晚餐》敬请期待!

相关领域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