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室内乐诗剧《龙图腾》

2017年5月30日 至 2017年5月31日 ,民族室内乐诗剧《龙图腾》在 上海大剧院 精彩上演。

基本信息

2017.05.30 - 2017.05.31

上海大剧院-大剧场

以现场为准

以现场为准

演出详情

民族室内乐诗剧“龙图腾”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民乐系承办,在高峰高原教育高地的平台下,该项目具有突出的文化价值及音乐研究的学术意义,它将开辟出民族室内乐以专题集中的视角,统一的乐思、乐意规划 ,进而展现具有确定内容的专题音乐作品展演。

本项目汇集海内外十余位民族器乐作曲及演奏家,旨在用一场主题性演出凝聚华夏精神。诗剧分为六个单元,前有序,后有尾声,中间有起承转合的四个逐层递进的篇章,分别以相应的作品进行专题诠释。

该作品已经进行了既有经典作品如《龙图腾》(姜莹作曲)、《啊哩哩》(王建民曲)、《琵琶图》(何训田作曲)、《天风地歌》(徐坚强作曲)等的排练。还进行了其它新创作品的约请如《徒息》(宋歌曲)及周湘林、赵光二位教授的作品,目前已经初步完成预期工作。

作品的多媒体影像及相关舞美制作也在有条不紊地稳步进行,尤继一、程怀钰等制作人已有了相应的设计制作方案。理论调研也已做好了较为充分的论证工作。

中国民族室内乐在20世纪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器乐表演艺术形式,首先得益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创的“丝弦乐重奏”及随后确立的“丝弦五重奏”,尤其是后者,经过三代团队建设的发展,逐渐将临时组合的团队发展为固定的团队,这为进一步默契配合奠定基础,这在国外已经做过相应的建队尝试,并取得了相应的规模性效应了。专业音乐院校将民族室内乐纳入专业之列,使得二十一世纪的民族室内乐专门人才培养得以快速发展,也为乐团的建立提供人才保障。

吴强指导的“金豈组合”在央视上夺金对上海音乐学院的现当代民族室内乐艺术的创立和发展注入了强心剂,随后又组建了各种不同编制的民族室内乐团队,均获得了不俗的成绩。作为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民族室内乐教研室主任、2016上海高校高峰高原新型学科专业课程建设——民族室内乐重点项目首席教授,对于组建相对固定的民族室内乐团对这一学科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策划组建乐团的宗旨在于进一步推动与促进中国民族室内乐在高校的传承、学术研究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啊哩哩》、《天风地歌》、《龙图腾》《琵琶图》等作品有着丰富的艺术效果,以丰富多变的音响音色来表现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民族室内乐作品,体现上音民族室内乐团队整体艺术能力的全局反映。

指挥:吴强

演出:金豈组合

节目单

一、《龙图腾》                  姜莹曲

Ⅰ远古的记忆  

Ⅱ神灵的舞蹈    

Ⅲ大地的回响

二、《徒息》                    宋歌曲

三、《天风地歌》                  徐坚强曲

四、《啊哩哩》                   王建民曲    

五、《琵琶图》(民族器乐版首演)          何训田曲

六、《初》                     赵光曲

七、《图腾》                           周湘林曲

*曲目以现场演出为准*

相关领域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