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海派原创舞台剧《柏阿姨的一天》

2012年6月25日 至 2012年6月29日 ,大型海派原创舞台剧《柏阿姨的一天》在 上海戏剧学院 精彩上演。

基本信息

2012.06.25 - 2012.06.29

上海戏剧学院-上戏剧院

暂无

演出详情

她是上海市家喻户晓的电视栏目主持人、她是市人大代表和三八红旗手,她也是众多志愿者的一员。她身负13项工作,拥有3个工作室,从调解纠纷到男女交友,从导医导览到老年旅游,从足球啦啦队到帮困结对——见过她的人都会被那种使不完的劲而所折服。故事从某一天柏阿姨的清晨开始…… 

监制:张爱华 杨绍林

策划:杨勇、喻荣军

艺术顾问:荣广润、吕凉、尹庆一

制作人:李胜英

编剧:曹路生、郭晨子、钱珏

导演:毛俊辉(香港)

主演:张芝华、李国梁

近日,现代戏剧谷首部原创现实主义大型舞台剧作品《柏阿姨的一天》正式建组。该剧创作以静安区退休街道干部、上海家喻户晓的“老娘舅”柏万青的工作与生活内容为基本素材,由香港“桂冠导演”毛俊辉挂帅、著名演员张芝华领衔主演,上海本土知名编剧曹路生率上海戏剧学院青年教师郭晨子、钱珏集体编创,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金牌班底参与制作,通过源于当代城市生活的民间叙事反思上海在经济腾飞中所遭遇的精神困惑以及普通人身上的高贵人格。静安区文化局局长张爱华认为,该剧是对上海城市精神的提炼和升华,是对市井人生况味的真情再现,“我们创作的是不能以GDP衡量的东西——上海特有的文化、智慧与真实的生活。”

颠覆“主旋律”的主旋律

与传统主旋律作品不同,现代戏剧谷此次并没有把焦点对准历史大事件中的大英雄,而是选择以“柏阿姨”这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草根英雄”为切入点,通过“柏阿姨”的视角对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与普通人投以深切的关注,这其中既有青年白领、知青家庭,也有抑郁症患者与农民工兄弟。

导演毛俊辉表示:“在经历了现代化的高速发展后,中国社会也出现了价值观缺失、拜金主义盛行等问题,但我不赞同总是用一种疑惑的眼光与批判的调子来创作艺术作品。我小时候在静安区南京西路小学念书,后来跟着家人移民香港。因此我对上海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感情。我觉得上海人不但有着中华民族传统的良性遗留,同时又善于吸收外来文化;上海人有着自己特有的智慧,从而赢得了上海这座城市的辉煌。所以我希望《柏阿姨的一天》不仅仅是为了博取观众一时的轻松和愉悦,而是有所寄寓、有所开拓,要让上海人在平凡的生活中重拾身边的真善美,重新发现普通人身上感动社会的力量。人们常常将主流价值的回归寄托于一种‘自上而下’的过程,但我们希望能通过市井万象的民生琐事、通过柏阿姨这样一个有争议却充满社会正义感的普通人重新构建今日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可以这样说,我们做的这个戏,既是主旋律,又是对主旋律的颠覆与全新读解。”

家长里短让编剧落泪

“在接这个项目前,我从没看过《新老娘舅》和《一呼柏应》。”编剧曹路生毫不讳言自己之前对柏万青这个人物的陌生感。曹路生写戏对选题向来很挑剔。他的编剧原则是:一、普世性,放诸四海都能引起共鸣;二、人性永恒,再宏大的背景也要落实在细节上;三、当代性,即便是历史题材也要能投射当代中国的影子。因此他认为,要想做好《柏阿姨的一天》,无论是编剧、导演还是演员都必须首先解决如下疑问:“为什么是柏万青,而不是别的‘老娘舅’?为什么老百姓称颂‘老娘舅’,感激‘老娘舅’?”

为了寻找答案,曹路生带着另外两位编剧郭晨子与钱珏亲自来到《新老娘舅》的录制现场,在从头至尾参与了一期节目的拍摄之后,三位编剧坦言“没想到那些家长里短让我们都感动落泪了”。“柏阿姨就像一个取之不尽的现实生活题材‘素材库’,为我们的剧本创作提供了真实、生动、有血有肉的故事。”从柏万青身上,曹路生看到了中国在历史、社会、情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果你看过十集以上的《新老娘舅》,会发现各种争吵无非是围绕房产纠纷与家庭矛盾,而追溯其原因似乎都避不开知青问题、亲情衰败、畸形拜金。《新老娘舅》的收视率为什么会高?我觉得可能是因为观众希望从中寻找到家庭和谐相处之道。作为艺术创作者,我们往往会忽略这些现实问题,漠视这个社会所真正需要的真、善、美。因此,拷问自我,怜悯和人性,是我们创作这个剧本的主要意图。剧中并没有道貌岸然、义正辞严与苦大仇深,而是充溢着亲情、友情、爱情,以及人间最可贵的真情。从剧中那些所谓小人物的身上,观众将感受到一种深厚、博大的普世情怀与积极向上的情感正能量。”

柏阿姨不认识“柏阿姨”

当毛俊辉第一次看到张芝华时,几乎立即拍板“我实在太喜欢这个演员了,柏阿姨这个角色非她莫属!”然而,张芝华与柏万青在此之前却彼此并不认识。阔别舞台20多年的张芝华表示,自己在接到这一角色时“诚惶诚恐”:“我不常看电视,之前虽然听说过柏万青这个名字,但对她的认识不多。”在看了几期《新老娘舅》节目之后,张芝华的“不安”愈为加深:“柏阿姨的气场太强大了,这个角色我担心自己把握不好。”另一厢,柏万青则表示自己对张芝华也并不熟悉,“我的志愿者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倒是都知道她,他们一听说张芝华要来演我,都说我们俩很像。见面后,我才发现她比我要‘嗲’。”

然而,两位之前素不相识的“柏阿姨”在共同度过了一天的生活之后,竟然一见如故。张芝华说,“我和柏阿姨不仅在外形上有相似之处,而且对很多事情有着共同的观点与认知。我觉得她真是一个精力旺盛的人,在结束一天的忙碌工作之后,她还要去卡拉OK唱歌,我实在没力气跟她一起去了。希望我塑造的柏万青能得到广大观众尤其是柏阿姨的粉丝们的认可。”有导演毛俊辉与制作人李胜英在旁的鼓励以及柏万青本人的支持,又让张芝华对这个角色多了一点信心。

而《柏阿姨的一天》的创作原型——“老娘舅”柏万青此番也亲自上阵,参与了剧本创作与舞台演出。她说,“这个剧是以我为原型、选取了四个我所遭遇到的真实事件来写的。我在戏里面不是英雄人物,我就是我自己。在看完剧本后我用了一个晚上时间来修改,目的就是为了让细节更加贴近事实。譬如平时我一直叫自己的老公‘毛毛’,我就把这个细节加进去了。没想到导演(毛俊辉)看到后非常惊讶,说他的小名也叫‘毛毛’。”此外,柏万青还透露了该剧的一大精彩看点,“我会在戏的最后演一个角色,并且还是反串,和张芝华扮演的‘柏阿姨’演对手戏。”

现代戏剧谷总经理杨勇则表示:“《柏阿姨的一天》题材既当代又亲民,是现代戏剧谷深化市民戏剧的一次重要尝试。我们希望通过讲述普通人的朴素情怀来弘扬社会正气,传达一种不问收获或者不为收获的耕耘和一种不计功利的付出,这些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稀缺的情怀,也是走向和谐社会所必需的城市精神。

海派话剧柏阿姨的一天敬请期待!

注: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儿童项目除外),1.2米以上儿童需持票入场。

相关领域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