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命运交响—艾森巴赫指挥贝多芬第—与第五

2017年10月3日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命运交响—艾森巴赫指挥贝多芬第—与第五在 国家大剧院 精彩上演。

基本信息

2017.10.03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以演出现场为准

以场馆规定为准

演出详情

贝多芬(1770-1827)在致友人的信中曾写到,“受到情感激发的诗人会把那些情感化作语言,我则是把自己的思绪变为音符,让他们回响、咆哮、怒吼,直到他们作为音符而站在我面前。”这段话道出了贝多芬对音乐毫无保留的赤诚、信仰与给予,也让我们略微领教了这位颇具革命精神的音乐家内心奔涌的激越热情,而这或许正是贝多芬在人生与音乐上革命精神的终极驱动力,也或许是他能成为古典与浪漫时代承上启下者的最终原因。

在本场音乐会中, 闻名世界的指挥大师艾森巴赫将与我们携手带来三部贝多芬作品。这将是三部都写作并完成于19 世纪最初的十年的作品,对艺术风格已经显然成熟的贝多芬而言,这些作品多少都算得上他人生中颇具标志性的里程碑。所以,就让我们共同重回二百多年前的世纪之交,看看那位乐圣三十多岁时勇立时代潮头时的样子。

1799年,当新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时,将满三十岁的贝多芬已经离开波恩并在维也纳生活了七年。在这座堪称世界艺术生活中心的城市里,贝多芬逐渐作为钢琴家与作曲家而声名鹊起。他最早的赞助人华尔斯坦伯爵曾在写给贝多芬的便签上写到:“通过不断努力,您会从海顿那里学习并继承到莫扎特的精神衣钵”。不过,尽管他这时已经涉猎了包括协奏曲在内的诸多体裁,但他还没有任何的交响曲与弦乐四重奏作品。贝多芬曾跟海顿学了将近一年的作曲,但他内心的不安分或许注定了他终将开辟属于他自己的道路。1800 年,这种长时间的酝酿终于到了尽头,他在这一年捧出了自己的首部交响曲。总体而言,第一交响曲仍是一部莫扎特与海顿式的古典主义作品,但贝多芬自己的风格已经在其中偶露峥嵘。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命运交响—艾森巴赫指挥贝多芬第—与第五

那时,拿破仑以具有民主外形的新鲜面孔收拾了法国大革命的乱局,整个欧洲都沉浸在拿破仑带来的兴奋情绪与虚幻未来中。这种社会氛围及拿破仑革命精神的榜样作用,显然让贝多芬也受到莫大鼓舞。1804年,他本想将正在创作的第三交响曲题献给拿破仑,以显示自己对这位民主革命英雄的仰慕,但最终却因后者在1804 年撕掉伪善面具并登基称帝而陷入尴尬。不过,1805年首演的第三交响曲“英雄”仍然是贝多芬革命性的作品,标志着他致力于打破冰冷的形式主义和突破传统的古典曲式的努力得到绽放。首演于1806年的歌剧《莱奥诺拉》及其四部序曲也是贝多芬在此时期的作品。从故事体裁上看,这部歌剧具有清晰的民主与自由倾向,歌颂英雄式的革命与人道主义,这已使之明显区别于传统的古典主义作品。今晚上演的第三号序曲是其中体量最宏大、情感最饱满的一部序曲,也被誉为是真正以音乐凝练了这部歌剧在故事情节上的精华与力量的序曲。

贝多芬在写作第三交响曲的同时, 其实已经开始第五交响曲的准备工作。从1804起,贝多芬断断续续地往返于第五交响曲和其它多部作品的创作之间,并终于在1808年完成该作并通过一场长达四个小时的音乐会对其进行了历史性的首演。评论家E. T. A. 霍夫曼在首演后不久即发表评论,并用戏剧性的文字将该作喻为“强光射穿深沉的夜幕,……只有通过它,我们才能调动所有激情,迸发出全身心的呐喊,才能坚定地活下去,成为灵魂的守望者”。他称赞,“这部天才的狂想曲”有着“无与伦比的内在联系”,并“深沉而亲切地”将听者“带入无止境的精神世界”中。透过霍夫曼充满激情的评价, 我们不难看出第五交响曲在当时从音乐和情感上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冲击。今天,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被看作所有古典曲目中最广为人知并最受欢迎的作品。

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

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世界著名指挥家,是国际音乐领域最广为人知的音乐大师之一。他于1940年出生于德国布雷斯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德国钢琴家之一,在成为指挥家之前已享有极高知名度。艾森巴赫大师与全世界几乎每一个顶级交响乐团均有合作。1998年,他成为德国汉堡北德广播交响乐团首席指挥;1988年至1999年,他任休斯敦交响乐团音乐总监。2000年,他担任巴黎管弦乐团音乐总监。2003年,他被任命为费城管弦乐团音乐总监。艾森巴赫与众多世界著名歌剧院有过合作。1984年,他作为歌剧指挥家首次登台,在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指挥歌剧《女人心》。作为休斯顿大歌剧院定期特邀指挥家,艾森巴赫还指挥了《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人心》《玫瑰骑士》《罗恩格林》《帕西法尔》《莎乐美》和《埃莱克特拉》。2001年11月,艾森巴赫指挥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演出了《阿拉贝拉》。2005年,他指挥巴黎管弦乐团上演了瓦格纳的《罗恩格林》。

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在五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是一位多产的录音艺术家,他作为指挥家和钢琴家在多家知名唱片品牌录制的唱片目录备受瞩目。他的录音所包括的作品涵盖自巴赫到当今时代的跨度,体现了他对于不仅是经典杰作、而且包含20世纪后期以及21世纪早期音乐的关注。艾森巴赫的录音包括与巴黎管弦乐团在Ondine与德意志唱片公司、与伦敦交响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汉堡北德广播交响乐团以及休斯顿交响乐团等。在过去五年,Ondine唱片公司发行了16种广受赞誉的录音,由艾森巴赫先生分别指挥巴黎管弦乐团和费城管弦乐团演奏,其中数种赢得业界最具影响力的奖项,如《BBC音乐杂志》的“月度最佳唱片”、《留声机》“主编之选”、德国唱片评论家大奖,等。他最近在Ondine与巴黎管弦乐团和女高音歌唱家卡莉塔·马蒂拉合作录制的凯娅·萨利亚霍的作品赢得法国戛纳世界音乐博览会当代音乐古典大奖。

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被授予众多荣誉,包括荣誉骑士勋章、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德国星级绶带勋章、因作为钢琴家与指挥家取得的杰出成就而获颁授的德国骑士十字勋章。他还获得太平洋音乐节伦纳德·伯恩斯坦奖,他于1992至1998年担任该音乐节并列艺术总监。

作为全世界范围内最优秀的乐团与歌剧院期盼合作的客座指挥家,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目前担任华盛顿国家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与约翰·F·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音乐总监。他于2010年至2011年音乐季开始履行这些任职,在计划安排未来音乐季、国际音乐节与特别项目方面,他成为这两个著名机构的关键人物。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是中国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的常驻乐团。

新世纪的北京,历史气度和当代活力彼此交织,也滋育了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远大的音乐精神和视界。自2010年3月建立以来,他们凭着对音乐与生俱来的热情、专注和创新精神,已位列中国乐坛最优秀的交响劲旅,并迅速得到了国际乐界的热切关注。

伴随他们一起经历这个过程的,有诸多优秀的音乐大师,包括:指挥家洛林·马泽尔、祖宾·梅塔、克里斯托弗·艾森巴赫、瓦莱里·捷杰耶夫、法比奥·路易斯、郑明勋、弗拉基米尔·阿什肯那齐、列夫·赛格斯坦、根特·赫比希、哈努·林图、克劳斯·彼得·弗洛、帕沃·柯岗、吕绍嘉、汤沐海、张弦、谭利华、张国勇等,钢琴家鲁道夫·布赫宾德、郎朗、史蒂芬·科瓦塞维奇、卡蒂雅·布尼亚季什维莉、王羽佳、陈萨、张昊辰等,大提琴家戈蒂耶·卡普松、王健、秦立巍等,小提琴家郑京和、瓦汀·列宾、吕思清、宁峰等,小号家艾莉森·巴尔松,单簧管演奏家萨宾·梅耶,打击乐演奏家李飚,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里奥·努奇、李晓良、和慧、沈洋等。马泽尔曾评价他们“富有激情,全心投入,实力非同一般”,艾森巴赫则认为他们已是“亚洲最优秀乐团之一”。

凭藉在歌剧和交响乐领域同样的优秀表现和丰富经验,他们已作为中国最优秀的两栖乐团而闻名海内外。在歌剧领域,他们以精彩的演绎创造了中国歌剧音乐的全新艺术境界,也令国家大剧院众多世界级的歌剧制作更加熠熠生辉。多年来,他们精彩呈现了三十余部国家大剧院歌剧制作,既包括《罗恩格林》《漂泊的荷兰人》《阿依达》《奥涅金》《奥赛罗》《纳布科》《托斯卡》《图兰朵》《费加罗的婚礼》等世界经典歌剧,也包括《骆驼祥子》《赵氏孤儿》《冰山上的来客》等中国原创歌剧。在交响乐领域,他们不仅以跨越整年的乐季策划呈现了精彩的节目编排,而且以特有的活力与创意为所有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吕嘉带领下于2013年开启的全套贝多芬之旅中,他们展示出了对德奥古典作品的深厚偏爱和高超素养。在马泽尔指挥下演绎的瓦格纳名作《无词指环》被马泽尔认为“作品诞生以来最完美的演绎”,而该音乐会的现场录音也由索尼古典进行全球发行,并成为马泽尔与中国乐团唯一公开发行的唱片。心怀对当代音乐的巨大热情,他们相继上演约翰·亚当斯、吉雅·坎切利、武满彻等当代作曲家的作品,并陆续委约和全球首演了十余位顶尖作曲家(奥古斯塔·里德·托马斯、卡列维·阿霍、鲁多维科·艾奥迪、瑞切尔·波特曼、赵季平等)的新作,更通过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积极推动中国新一代作曲家的成长。

作为极具时代精神的音乐使者,他们通过周末音乐会、艺术沙龙和在学校、社区、医院、博物馆等开设的室内乐活动,将无数观众带入美妙的音乐世界,更作为国家的文化使者将当代中国的艺术活力传播到海外。2012至2015年,他们先后与艾森巴赫参加了德国石荷州、基辛根等音乐节,与陈佐湟在柏林、纽伦堡和悉尼上演音乐会,与吕嘉赴新加坡、首尔、大邱、台北和澳门举行亚洲巡演。2014年吕嘉率领的芝加哥、纽约、华盛顿、蒙特利尔等七大城市的北美巡演,堪称中国乐团在国际乐界的新突破,以其“欢欣愉悦的自信和朝气蓬勃的力量”(Musical America)被评论家们赞誉为“一支光彩四射和一流水准的乐团”(ConcertoNet.com)。

在以“胜友如乐”为主题的2017/18乐季中,乐团将上演《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法斯塔夫》等十五部歌剧制作,并将在吕嘉及张弦、郑小瑛、法比奥·路易斯、艾森巴赫、祖宾·梅塔、亚历山大·布洛赫、张国勇、莱纳·霍内克、袁丁等指挥家带领下,与芮妮·弗莱明、莫琳·麦凯、李晓良、阿列克谢·沃洛丁、张昊辰、贝佐德·阿布杜瑞莫夫、孙颖迪、吕思清、朱丹、康珠美、黄心芸、加布利尔·施瓦布、王亮、李飚等独奏家合作,带来三十多场精彩的音乐会。同时,陈其钢与郎朗将作为国家大剧院2017/18驻院艺术家,与乐团展开从音乐会到教育项目的广泛合作。在2017年10月,乐团将开启新一次的美国巡演,这一次,他们将在吕嘉的带领下,与郎朗、戈蒂耶·卡普松、吴蛮、宁峰一同携手,在芝加哥交响中心、纽约卡耐基音乐厅、费城基默尔艺术中心、教堂山纪念堂音乐厅、旧金山戴维斯交响音乐厅、安娜堡希尔礼堂为美国观众呈现高水准的交响乐演奏。

国家大剧院首任音乐艺术总监陈佐湟,是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创建者之一,也是乐团首任首席指挥。2012年,陈佐湟荣膺桂冠指挥,吕嘉出任首席指挥,并由袁丁担任助理指挥。2017年,吕嘉出任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音乐总监与首席指挥。吕嘉在交响作品和歌剧领域均造诣深厚,曾任意大利维罗纳歌剧院音乐艺术总监、西班牙特内里费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同时也是中国澳门乐团现任艺术总监。

列奥诺拉序曲第三号,Op.72b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曲

C大调第一交响曲,Op.21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曲

 第一乐章:柔板—快板

 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活泼的快

 第四乐章:柔板—活泼的快板

——中场休息——

C小调第五交响曲,Op.67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曲

 第一乐章:辉煌的快板

 第二乐章:有活力的行板

 第三乐章:谐谑曲 快板

 第四乐章:快板

*曲目信息以现场演出为准

相关领域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