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势资本黄明明:在中国最不可被计算的是创始人成长潜力

2017年05月17日,机器人大讲堂·天使会创业者闭门分享论坛在宁波余姚举办,主办单位是雅瑞资本、余姚市政府、立德共创,亿欧作为媒体支持单位参与,参会的嘉宾包括北航教授王田苗、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明势资本创始人黄明明、真格基金合伙人李剑威等。

明势资本-黄明明,明势资本,黄明明,李想,汽车之家,雅瑞资本,王田苗

黄明明现场演讲实录(有删减)

 

我最近有一个主题叫做理工男的春天到了,为什么?我十几年前回国了,第一个合伙人高中没毕业的,但是他掌握中国的极大流量,我们做了一个网站,后来卖给谷歌中国。最后和另外一个高中毕业的同学,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工具叫美图秀秀,我相信在座女生都用,没有美图不能发朋友圈,现在是50亿美金的香港上市公司。十几年前,我们接触非常多草根的创业者,可能不一定有很强技术含量,但是靠他对广大互联网用户敏锐的直接和快速执行力也可以做成10亿美金,50亿美金的公司,但是今天这个市场的变了,今天的主题是科技创新,是中国未来的唯一出路。

核心原因是什么?在互联网行业将近15年时间,我们看到了3大红利消失。

第一、人口红利出现了拐点,中国2000年的时候,人口中位数比美国年轻十岁左右。非常不幸消息,由于我们过去三十年一胎政策,2025年中国人口,中位数和美国持平,2050年我们中位数平均年龄比美国大8-10岁,人口红利消失,带来了经济上的影响是很大的。

第二、具体到我们熟悉的TMT领域,流量的红利,流量战争四五年前结束了。

中国的网民平均每人在移动互联网上花费的时间200分钟。BAT产品占到71%。微信一家是49%。还有一个更悲观的数据,我们自己内部又做了计算。如果加上BAT投资控股的公司。比如像美团,滴滴这样的公司,加上BAT控股的公司,他们三家的产品占到中国网民使用的91%,甚至更高,也就是说今天的流量向巨头聚集,流量战争在几年前已经结束了。

第三、技术红利,就是第一代互联网的技术红利。第一代技术就是超连技术,在多领域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解决的信息不对称的市场越大,你的公司的平台价值越大,比如说阿里解决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腾讯解决人和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你解决问题足够大,专有的领域,比如链家,只是解决二手房交易里面的信息不对称,但这已经是资本市场少数几个非常优质的项目,链家说我们不是房地产公司,而是IT公司,用了互联网技术解决了在二手房交易领域里面的信息不对称性的问题,因为问题足够大,所以今天链家是100亿估值的公司。

三大红利已经消失。

高中没有毕业的小朋友可以做出50亿的公司的时代过去了,再看全球范围内,全球范围内过去几年出现了经济大问题,中国碰到结构调整镇痛期,欧洲更惨,都遇到比较长期的经济低谷。这个很大程度上是前三次工业革命产生的释能已经被消耗,然后在几乎任何一个垂直领域有面临巨大的产能过剩的问题。

看一下中国发展近代史,唯一能够穿越低谷的就是科学技术的革命。看2000年的时候,美国市值排前五的公司,其中四个是非科技类公司,第一是通用电器,当时300多亿美金市值。第三是石油的公司,第四是花旗银行,第五是沃尔玛,传统的零售,线下的大型超市。只用短短不到16年的时间,科技公司还是在不停地增长,排名前五大公司全是高科技公司,苹果,谷歌,FaceBook等。这是科技公司过去十几年快速发展的势头。

过去中国成功互联网创业公司大多数是模式创新的公司,很简单,美国有亚马逊,中国有一个阿里,有一个京东。我跟我的大师兄,IDG掌门人熊晓鸽有过交流,他们讲起中国投核心技术的项目是把血泪史。每一个理工男都想做中国的科技,很不幸的是中国过去十几年核心技术的突破是非常难的。

人才储备最重要。

第一、2015年中国每年培养的技术博士和硕士生全球最多的,可能会数量和质量不是等号,我们很多时候是先有数量再有质量。全球的几个大的科技大股,本科、硕士工程技术人员培养上,对比一下,中国的增速已经超越美国。在研发上的投资,过去几年增长了超过我们想象。

第二、弯道超车,除了看机器人,我们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也投资了非常多的优秀项目,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是大数据。从数据角度,中国在过去几年,通过互联网高速发展,我们也积累了世界上最海量的一个数据。这里面更有价值是交易数据,我们有最活跃的交易数据,淘宝、京东,支付宝、微信支付,所有这些交易数据,在每个领域都排在第一,或者至少第二,很多数据处理的前沿研究超过美国同类公司。

第三、人工智能。我们看到的是在很多领域是中国弯道超车的机会,比如刚才王田苗老师提到自动驾驶,因为在汽车领域,我们基金布局很多,这是万亿甚至几十万亿的市场,如果说出行领域,UBER、滴滴解决出行革命上半场,自动驾驶是出行革命的下半场,是决定胜负核心的解决点。中国公司有非常多的机会,在人工智能的期刊杂志上我们发表的论文占到了40%几,超过了美国。

我们看好两大主题就是技术带来的产业升级。第一块在工业机器人、高端机床,数控机床我们也有很多的布局。第二块就是技术驱动带来的中产阶级的消费升级。这个是中国面临的一个少有的升级的机会。

改革开放30年,打下家底还是制造业,中国在全球前几大经济体里面我们占比最高的,GDP还是48-49%来自制造业,但是我们一直赖以竞争核心人力成本,制造业成本,在2年前,BCG做了一个全球制造业成本指数的一个比较,这个指数不光是人力成本,包括货运仓储、能源各方面的成本,拿美国作为100分作为基准线的话,出乎大家的想象,中国是97,我们非常接近。我们综合的制造业成本指数已经非常接近美国。

最不可被计算的是创始人成长潜力

最后我分享一个投资看人的小故事。04年正是我第二次回国的时候,跟我的合伙人在厦门举办了第一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中国互联网大会请的人,都是大家的耳熟能详的,当时都是穷小子,一穷二白。我们算了一下,当时请到了中国互联网流量排名前200名的半壁江山。

有一次我和蔡文胜回顾这个事情的时候,开玩笑说,如果咱两闭着眼睛把里面每一家都投资,我们不光是全中国最优秀的投资人,可能是全世界优秀的。后来回想一下是不是钱不够吗?也不是,你把那几套房子卖了就够了。是不是你觉得这些人不够优秀吗?也不是,因为我们能够请来了都是靠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力量已经做到全中国前两名的网站。

那为什么没有敢全部身价压在上面,核心原因是很多创业者上路的时候也没有想清楚能做多大的企业,比如我投资汽车之家的时候,李想跟我说如果有能力2014年做成50亿美金的上市公司,打死也不会07年把50%的股份卖掉。

但是07年的时候,我们开完那个董事会,澳洲电信出7千万估值投资汽车之家一半股份的时候,我们所有人觉得他们脑子坏掉了,我们几个人出去抽烟,说我们没有听错吧,这个估值。因为李想刚上路我们觉得能够做成一两千万的就笑不动了。但是澳洲电信突然说出了7千万的,我们还质疑是不是真的。

用了不到6年时间,做成了50亿美元估值,在早期的时候,可以看到商业模式,可以判断行业方向。唯一这里面不能被计算的就是创始人的成长潜力。尤其是在中国这样高速发展的时代里面,这个是最不可被计算的,这是创始人成长潜力。

相关领域
商业